打开APP

Science:揭示中性粒细胞自我限制自身群集反应,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2021年6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中性粒细胞属于我们免疫系统的首批反应者。它们在我们体内循环,在受感染的组织中寻找、杀死和消化有害病原体。为了在发炎组织这一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成为如此有效的杀手,它们作为一个集体一起工作。它们释放化学信号,吸引其他细胞形成细胞群体,并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攻击。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学与表观遗传

2021-06-23

长庚大学:博莱替尼通过抑制Src家族激酶磷酸化和活性减轻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博莱替尼(Bletinib(3,3’-dihydroxy-2’,6’-bis(p-hydroxybenzyl)-5-methoxybibenzyl),)是1983年首次从白头翁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联苄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有丝分裂活性。在本研究中,作者评价了博莱替尼对人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脂多糖(

2021-06-29

当大脑中形成新记忆时神经细胞中的饱和脂肪水平就会升高!

2021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诸如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游离脂肪酸(FFAs,Polyunsaturated free fatty acids)主要是由膜磷脂上的磷脂酶活动所释放的,其长期以来被认为对机体的学习和记忆有益,而且FFAs还被认为是机体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子,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大脑中特定区域中其它FFA和磷脂的确切性质目

2021-06-30

阿斯利康Fasenra治疗严重酸性粒细胞性哮喘:5年期间显示出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Fasenra已被批准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可诱导嗜酸性粒细胞的快速和完全耗竭。

2021-05-20

美国FDA受理亿一生物Ryzneuta上市申请,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正式受理亿一生物的Ryzneuta™(也称F-627)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的新药上市申请(BLA)。

2021-05-28

研究确定“IHNV诱导细胞自噬的关键氨基区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在我国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NV)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首次确定了“IHNV诱导细胞自噬的关键氨基酸区段”,相关研究成果“Pepscan mapping of autophagy-

2021-04-18

揭示T细胞耐受小肠中高浓度胆汁机制

2021年4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起源于消化道(通常是小肠)的慢性炎症。在美国有超过50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克罗恩病使人衰弱,需要反复手术来清除不可逆的受损肠道组织。克罗恩病患者通常使用强效的抗炎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作用于患者的整个身体,而不仅仅作用于他们的消化道中,这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通常是严重的

2021-04-11

Cell子刊综述:“饿死”癌细胞,氨基消耗疗法的途径与挑战

  在过去数十年间,化学疗法的进步以及免疫疗法、靶向疗法的问世显着提高了癌症患者的存活率,然而对于部分癌症患者而言,随之而来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降低癌症疗法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科学家们长期关注的焦点。与正常细胞不同,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为了满足增殖的需求,癌细胞会提高代谢效率,汲取更多养

2021-04-11

Cell Rep:肝脏调节性T细胞如何抑制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自体免疫反应?

此前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通过氧化过程,蛋白酶诱导的组织细胞损伤和/或淋巴细胞募集,在各种组织损伤模型(包括慢性炎性疾病)中诱导组织损伤。然而,中性粒细胞也可能具有组织重塑或抗炎特性。Channakeshava Sokke Umeshappa Patricia Solé 6 Bas G.J. Surewaard 6

2021-04-02

Science: 靶向核苷“抢救”因子DNPH1能够提高癌细胞对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

BRCA1或BRCA2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使个体提高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在临床中,上述癌症患者往往会接受靶向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的抑制剂治疗。 根据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Stephen C. West团队表明:抑制DNPH1(一种消除细胞毒性核苷酸5-羟甲基-脱氧尿苷(hmdU)单磷

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