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汪小知团队通过LC-MS/MS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实现肺癌早筛
在这项研究中,除了寻找癌症患者呼气的差异外,研究团队还研究了多种标记物在癌症患者呼气中的可能代谢来源和代谢机制,口腔细菌的糖代谢和人体的脂质代谢均能带来早期肿瘤患者等不同组间的样品区别。
Advanced Science:南大/药大团队首次证实,基于红细胞的新型液体活检可用于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
本研究在红细胞DNA CNV的基础上发现了明显的良性和恶性小结节的差异,首次证实了基于红细胞的新型液体活检技术的重要意义,为未来癌症诊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PNAS:科学家发现新型代谢性癌症生物标志物,或可用于14种癌症的早筛
Sinisa Bratulica等人提出未来使用游离糖胺聚糖作为生物标志物筛查多种肿瘤是可行的,能够极大地补充基于基因组生物标志物的液体活检,为多模态的多癌早期检测方法铺平了道路。
江苏省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肺癌早筛新策略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集成五个cfDNA片段组学特征的堆叠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可区分早期NSCLC和非癌症受试者,敏感性高,稳定性和稳健性高,有助于NSCLC的早期检测。
Science子刊:潘永诚/金鹏/唐北沙建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首个转基因小鼠模型
该研究通过建立NIID患者来源的hNPCs细胞模型和全身性转基因小鼠模型,发现GGC重复异常扩展的NOTCH2NLC基因编码产生多种毒性蛋白
肿瘤早筛武器库再添一员!科学家发现对肝癌进行液体活检的新方法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每年仅在恶性肿瘤方面的医疗支出就超过2200亿元,对于国家和家庭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负担。
与阿尔茨海默病一样,唐氏综合征也是一种双朊病毒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人员证实唐氏综合征患者大脑中出现的神经退行性缠结物和斑块是由相同的Aß和tau朊病毒驱动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1月15日的PNAS期刊上。
BJC:科学家首次发现,血液微生物DNA可用于食管癌的早筛和预后!
该研究首次表明,基于循环mbDNA的宏基因组在食管腺癌早筛和预后诊断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此外,该研究鉴定的与食管腺癌诊断和预后相关的重要微生物,未来或可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GUT:浙大一院梁廷波团队开发胰腺癌和肝癌早筛模型,准确率突破90%!
这项研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检测揭示了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紊乱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开发了一种可早期高效诊断肝癌和胰腺癌的早筛模型,为癌症早筛提出了一个新策略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