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郑爱华团队开发蚊子携带疫苗,用于野生动物免疫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CYV-ZIKV嵌合病毒,CYV-ZIKV感染蚊子后可以高效的进入蚊子的唾液,从而作为一种通过蚊子携带的疫苗,让它们去叮咬野生动物,从而使自然疫源地的动物获得免疫

2022-12-26

Nature:浙大科学家利用源自植物的纳米类囊体单元改善动物细胞合成代谢,有望减缓进展性疾病进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方法,在治疗小鼠的骨关节炎时使用来自植物的光合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12月15日的Nature期刊上。

2022-12-26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非洲野生猪科动物遗传资源挖掘方面获进展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2022-12-09

Cell:实验性癌症疫苗的开发在动物研究中获得重大进展!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实验性的治疗性癌症疫苗,其或能诱导产生两种不同的、理想的免疫系统反应,从而就能明显导致小鼠机体肿瘤的消退。

2022-11-28

《自然》重磅:浙大团队将植物光合系统植入动物细胞,让受损细胞恢复活力,有望成为退行性疾病新疗法!

记得初中生物课上,第一次学到光合作用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也能有叶绿体、可以光合作用,那岂不是晒晒太阳就饱了,就不用吃饭了,多省事儿啊。

2022-12-12

我国科学家创建染色体重排小鼠,开辟哺乳动物染色体编辑新领域

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染色体重排是导致生物产生了质的改变和飞跃的重要因素。

2022-08-31

Nature:转座因子Lx9c11有助于哺乳动物在病毒感染后存活下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加文医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基因组中的一种特定的转座因子---也称为跳跃基因---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有深远影响。

2022-08-24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光线促进哺乳动物早期大脑发育的神经机制

感觉输入,包括来自环境的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输入,在婴儿大脑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视觉(光线)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感知,已被确定为促进大脑多个区域的突触发生,这是大脑发育的标志之一。

2022-08-17

Cell:新研究揭示高糖饮食中的糖破坏肠道微生物组,使哺乳动物易患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虽然人类没有和小鼠一样的分段丝状细菌,但是Ivanov认为人体内的其他细菌可能有同样的保护作用。

2022-09-01

诺奖技术又一应用:藻类-纳米机器人成功治疗动物细菌性肺炎

总之,这些结果展示了靶向药物递送与微藻主动运动相结合以提高治疗细菌性肺炎的效果。

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