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 + Cell子刊:大脑生物钟外周生物钟之间的同步,可预防衰老,维持肌肉皮肤正常生理功能

这两项研究揭示了共同的生物钟机制,强调了中枢生物钟与外周生物钟的协同作用对维持肌肉和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关键作用。

2024-05-13

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机制药物发现的进展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先综述了gpcr的结构进展、激活机制和功能多样性。

2024-04-25

Cell:新的研究探索大脑如何感知身体的位置运动

这项新的研究凸显了任务驱动建模在神经科学中的潜力。与直接预测神经活动的传统方法不同,任务驱动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感官处理的基本计算原理。

2024-03-27

Nature:父亲的饮食会影响自己的精子儿子的健康

希望成为父亲的男性的应当在饮食和体重方面有所注意,从而降低后代将来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2024-06-07

研究揭示琥珀酸受体配体识别激活的结构基础

该研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分别解析SUCR1被琥珀酸、马来酸和compound 31激活,并偶联下游G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分辨率分别为2.75埃、2.69埃和2.48埃。

2024-06-12

BMJ:超350万婴儿数据显示,母亲妊娠期婴儿早期使用抗生素,不会增加自闭症、智力语言障碍风险!

在妊娠队列的兄弟姐妹对照分析中,抗生素暴露与4种神经发育障碍结局风险增加均没有显著关联,婴儿队列的结果除癫痫外也是同样的,抗生素暴露与癫痫风险增加13%有关。

2024-06-14

Nature子刊:浙大林世贤团队报道脂化修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遗传编码生物医药应用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的、模拟天然脂化修饰的非天然氨基酸的设计和遗传编码策略,获得了首个可在活细胞内模拟天然脂化修饰功能的遗传编码脂化非天然氨基酸,为在体解码蛋白质脂化修饰功能和开发长效大分

2023-08-13

Cell综述: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过去、现在未来

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具有显著潜力的应用,从基础研究的进步到新治疗方法的开发。

2024-06-03

ACS Nano:仿生纳米颗粒海绵作为细胞因子捕获器活性氧清除剂,可缓解椎间盘退化椎间盘源性疼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的Wenbo Yang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MnO2@TMNP纳米材料,它将MnO2纳米粒子与表达了 TrkA 的巨噬细胞膜(TMNP)封装在一起。

2024-01-26

“竹子开花”现象开花素编码FT基因演化方面获进展

研究团队对唇形目植物的光周期-生物钟途径关键节点基因——FT(编码开花素)的演化模式进行了系统比较和分析。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