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rebral Cortex:复旦大学张嘉漪课题组用无皮层鼠发现视觉环路发育的新机制

2017年3月10日,国际SCI神经科学期刊《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课题组题为“Reciprocal connections between cortex and thalamus contribute to retinal axon targeting to 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2017-04-01

除了酸、甜、苦、鲜、咸,人类还存在“第六味觉”!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人类能够识别的第六种味道,这种特殊的味道来自于一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2016-09-05

周春光——吉林大学——计算智能所涉足的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和进化计算相关理论、模型和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方法在机器味觉和嗅觉、图象处理、商务智能、现代物流、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识别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计算智能所涉足的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和进化计算相关理论、模型和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方法在机器味觉和嗅觉、图象处理、商务智能、现代物流、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识别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2016-07-26

我国科学家发现海洛因成瘾可改变大脑皮层可塑性

6.26 国际禁毒日又要到了,我们都知道毒品成瘾难以戒除。成瘾的过程被认为是毒品“绑架”了大脑内正常奖赏活动区域(如多巴胺释放)以对成瘾行为进行强化,如同“黑暗学习”。

2016-06-19

Cell:鉴定出调节食物摄入的味觉回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他们在果蝇中鉴定出一组神经元仅当果蝇吃非常甜的溶液时才被激活,尤其是在果蝇饥饿的时候。

2016-04-07

从“舌头的味觉分区”看伪科学如何产生的

当你长大后,开始回顾上学的时候学到的东西,可能会想到当初小学老师每天会告诉你的那些所谓的"常识"。那些常识曾经被你当做人生的真理,但实际上它们没有任何意义。

2016-03-08

Nature:味觉完全靠遗传 不吃糖也可以甜

大多数人可能会以为我们通过舌头感知"酸甜苦辣咸"这五味,随后将信号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正在品尝什么味道。但是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操控大脑中的一些神经元细胞就可以改变品尝到的味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

2015-11-25

PNAS:灵长类动物初级视觉皮层有更高密度神经元

1980年,一个研究认为,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中,每平方毫米的区域的神经元数量比非灵长动物大脑视觉皮层要多2.5倍。然而这个研究一直都存在着争议。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们利用更现代、先进的方法重复了这个实验。他们结果确认了之前的研究,并认为更高密度的神经元可以让灵长类的视觉皮层可以计算更加复杂的视觉图像,进而可以拥有更敏锐的视觉。

2015-07-02

关于味觉和嗅觉的小知识

佛罗里达大学嗅觉味觉中心副主任Steven D. Munger博士在Reddit回答了一些关于味觉与嗅觉的奇怪问题。

2015-05-04

科学家在人类心脏中发现味觉感受器!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正常情况下存在于鼻子和嘴巴中的嗅觉和味觉感受器或许也存在于心脏中。

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