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 | 中南大学吴心音等发现不吸烟,睡眠好及多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与较低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显著相关
这项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坚持更多的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从不吸烟、最佳睡眠、高水平的体育活动、高质量的饮食和适度饮酒—与随后IBS发病率的降低显著相关。
2024-02-25
Science子刊:李静雅/谭敏佳/孟卓贤/吴琳石团队解析糖尿病患者胰腺胰岛β细胞线粒体稳态失衡新分子机制
该研究首次论证了DRAK2-ULK1轴介导β细胞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分子机制,增加了科研人员对于线粒体受损在T2D病理发展作用的认识。
2024-02-12
Cell子刊:缪洪明/康夏/唐康来团队揭示运动调控肌肉稳态的分子机制
研究首次揭示了运动通过调控FAP细胞命运进而维持肌肉损伤及萎缩后内稳态的分子机制,阐明了运动相关肌肉因子Musclin在其中扮演的关键作用及下游分子机制。
2024-01-22
Cell Research封面:吴倩/王晓群/时颖超合作解码人脊髓的时空发育特征
该研究发现位于发育期VZ区的人脊髓神经祖细胞并不是匀质的,而是呈现出了多样的分子特征且沿背腹轴有序分布。
2024-01-08
Nature:陈晓东/刘志远团队等开发水驱动的形状自适应柔软可拉伸电极
论文第一作者易俊琦从蜘蛛丝中汲取灵感,基于聚环氧乙烷和聚乙二醇-α-环糊精(PEG-α-CD)包合物研发出一种水响应性超收缩聚合物薄膜——WRAP薄膜。
2023-12-17
Nat Med : 黄荷凤院士/张静澜/徐晨明团队发表综合性无创产前筛查临床研究成果
筛查技术同时覆盖了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微缺失和单基因变异这三种最主要的人类遗传变异,扩展了无创产前筛查的检测范围,同时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2024-01-24
刚刚当选中科院院士,卢煜明再获千万元大奖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3-12-04
Mol Ther | 吴皓/杨辉合作研发新型基因编辑工具成功实现遗传性耳聋DFNB9基因治疗
本研究通过单个AAV载体携带CRISPR/Cas13 RNA单碱基编辑系统emxABE,实现了OTOF Q829X遗传性耳聋小鼠安全有效的递送及更高的治疗效率
2023-12-19
李路明院士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曾进行国内首个帕金森病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该研究探索了带有感应功能的神经刺激器作为运动脑机接口的性能。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在双侧丘脑底核局部场电位(STN-LFP)中展示基于运动信息的完全植入式脑机接口潜力的试验。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