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南京医科大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影响结直肠癌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在最近的《细胞·代谢》杂志上,南京医科大学的刘星吟教授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2],植物乳杆菌L168及其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可以改善肠道炎症和肠道微生态,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ILA可以使
上海交大实现吡咯并吲哚类生物碱的集约式生物合成
异源二聚化吡咯并吲哚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碱,其丰富的结构多样性赋予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拓展该类生物碱的结构多样性对于深入探索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Cell子刊:刘星吟团队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吲哚-3-乳酸的抗肿瘤免疫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阐释了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吲哚-3-乳酸通过调控染色质的可及性进而调控胆固醇代谢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肠道微生物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见解,为CRC患者的防
Lancet Neurol:揭示临床证据不支持中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吲哚布芬预防卒中复发
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并且大约8%-12%的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三个月内会发生卒中复发。如何有效地降低卒中的复发仍是卒中防控的主要挑战之一。
科研人员综述吡咯并吲哚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近日,上海交大瞿旭东团队受邀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权威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发表题为《Biosynthesis of pyrroloindoline-containing na
Nature子刊:云南大学杨崇林团队揭示丙酸代谢中间物D-2HG和3-HP损伤线粒体的机制
研究团队发现 dhgd-1 和 hphd-1 突变体的线粒体缺陷受饮食/肠道细菌的影响。
《细胞》子刊:科学家发现,乳酸菌产生的吲哚会激活抑制免疫的巨噬细胞,促进胰腺癌生长
乳酸菌一直是我们所熟知的益生菌,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刺激肠道运动,改善排便等等,似乎百利而无一害,各种乳酸菌饮料,乳酸菌素片也是应运而生。但是根据近日的科学研究结果,反转来了,乳酸菌并不总是有益的。对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而言,乳酸菌可能是有害的。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及其教学医院的Tracy L. McGaha教授团队在《细胞
Almirall在欧洲推出Wynzora(钙泊三醇/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剂!
临床数据显示,与钙泊三醇/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剂相比,Wynzora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丙酸钠诱导高脂饮食动物肠道损伤的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水产动物饲料创新团队研究发现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丙酸钠以5克/千克的推荐剂量在高脂饮食背景下可导致斑马鱼肠道组织的氧化应激,进而扰乱肠道微生物稳态,损伤肠道健康。该结果首次揭示了丙酸钠的高脂食用和饲喂风险,为水产养殖安全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高脂摄食人群的健康调控提供新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