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利用反向代谢组学发现诊断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生物标志物
近年来,微生物组研究的重点开始从微生物本身转向它们产生的分子。毕竟,正是这些分子直接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然而,要确定一个人的微生物组正在制造哪些分子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典型的代谢组学
2023-12-25
AI+合成生物学,乔治·丘奇创立TCR-NK细胞疗法公司,获1610万美元融资
现在, Jura Bio正在与细胞治疗公司Syena(Replay的子公司)进行研究合作,以开发TCR-NK细胞疗法。Jura Bio公司的CEO Elizabeth Wood 博士表示,通过利用机器
2023-09-25
研究揭示皱皮木瓜药用成分生物合成途径
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又名贴梗海棠,为蔷薇科木瓜海棠属落叶灌木。皱皮木瓜花朵艳红,贴生枝干之上,鲜艳夺目。陆游“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
2023-10-16
低值-碳原料生物合成单细胞蛋白方面获进展
传统微生物生产菌体蛋白存在低值原料的转化效率和速率低、蛋白质合成能力不足等问题。巴斯德毕赤酵母由于具有天然的甲醇同化能力被认为是生产甲醇单细胞蛋白(SCP)的理想宿主
2023-10-17
“序起金坛 创见蔚蓝” — 常州市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开园暨华大蓝色彩虹金坛生物医药孵化器启用仪式成功举办!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委副书记、区长胥亚伟,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讯,共同上台为常州市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完成开园仪式。
2023-09-27
维生素B6生物合成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大伟带领的蛋白合成细胞工厂与微生物代谢科研团队,在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6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以大肠杆菌为底盘细胞,对维生素B6从头合成途径进行重构
2023-09-08
研究揭示百合花青素苷生物合成调控新机制
百合(Lilium spp.)拥有“球根花卉之王”的美誉,因花色丰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花青素苷是百合粉红色、紫色等花色类型的主要呈色物质,作为类黄酮物质,赋予植物营养组织和生殖器官丰富的颜色
2023-09-11
《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一文盘点肝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进展,更精准免疫治疗的希望就在这里了
近日在《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等知名机构的专家们就共同撰文,深度盘点了过去5年来HCC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进展及相关临床研究情况[1]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