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5省2.1万人群的里程碑式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代盐品来替代普通食盐每年或能有效预防全球数百万人死亡!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饮食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减钠、加钾的代盐品(salt substitute)来代替食盐或能明显降低人群中风、心脏病发作和死亡的比率。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代盐品并没有任何有害影响。
Molecular Plant:基于质核基因组变异揭示杂交稻的五大母本材料类群及杂交育种轨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韩斌研究组,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Cytoplasmic and nuclear genome variations of rice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inform trajectory and strategy of h
Bioresource Technology:秸秆高温厌氧消化菌-炭生物强化研究获进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作物秸秆产出量极大。秸秆废弃物如果不能被合理有效地利用,将带来许多环境问题。厌氧消化作为一种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秸秆减量化,并可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然而,秸秆中含有大量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结晶态木质纤维素,导致秸秆厌氧消化系统普遍存在甲烷产率低、产速慢的问题
Science:鉴定出致病性卵菌感染农作物所需的分解性果胶单氧酶
2021年8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法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称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微生物中发现了一个酶家族。这些酶使得这种农作物病原菌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的一种关键的带电多糖成分---果胶,从而使得病原菌能够突破农作物的细胞壁防御,感染农作物。这些研究结果发现了以前未
肠道菌群或能产生新型的抗肿瘤制剂!
2021年7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微生物组是人类肠道中大量细菌的集合,据统计,每个人的消化道内携带有大概100万亿个细菌细胞,分属几千个物种,这些细菌参与到了机体慢性炎性肠病、糖尿病、肥胖、诸如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等神经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20年来微生物组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兴起更是加速了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的
Nature:新元古代早期微生物礁群中可能有孔虫体化石
底栖微生物结构(叠层石和其他微生物岩)为显生宙前生命存在提供了的明显证据,但这些结构很难理解,因为它们很少保存有关生物体的可识别证据。
上海交大海洋学院发现与真核生物进化关系更靠近的新古菌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王风平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在线发表了以“Expanding Asgard members in the domain of Archaea sheds new light on the origin of eukaryotes”为题的研究论文,海洋学院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耶尔森菌诱导细胞焦亡的关键机制
耶尔森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属内的多个菌种具有极高的人类致病性,如鼠疫耶尔森菌是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肠炎耶尔森菌可致胃肠炎、关节炎及败血症等。细胞焦亡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菌入侵的主要手段之一,已有研究发现,耶尔森菌感染能够触发细胞焦亡,但其触发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受托管理的“蛋白质机器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研究揭示水稻组蛋白甲基化调控根系核心菌群
根系微生物组与植物的养分吸收、抗病抗逆等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其在植物根系的定殖和组装受环境和植物遗传途径等因素的影响。表观遗传调控是调节染色体行为和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探究表观遗传途径与植物根系微生物的关系能够更系统地揭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表观遗传调控与宿主微生物组的关系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研究,但在植物中相关研究较少。中国科学院遗传
BMC Cancer:常规的骨髓抑制性化疗手段或会破坏癌症患者机体肠道菌群的功能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菌群影响着宿主生理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免疫调节等,同时还对癌症患者的预后结果有着一定的预测作用;然而,传统的骨髓抑制性化疗是否会影响非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肠道菌群(与抗生素暴露无关),研究人员却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BMC Cancer上题为“Conventional myelosup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