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揭示蛋白BANP与基因组的CGCG基序结合,从而激活必需基因表达
2021年7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作为开关,调节附近基因的表达,但是这些基因开关的一些身份迄今仍然是神秘的。如今,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的Dirk Schübeler博士及其团队鉴定出一种新的开关,它可以调控小鼠和人类基因组中的必需基因。识别缺失的基因开关及其功能对于全面了解健康和疾病的分子基础至关重要。相关研
J Immunother Cancer:嵌合非抗原受体在基于T细胞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过继转移的基于T细胞的癌症疗法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显示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前景,到目前为止,使用T细胞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操纵抗原识别机制本身,例如通过选择性表达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或工程抗原识别嵌合抗原受体(CAR)。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饥饿素识别和激活饥饿素受体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轶/徐华强团队联合谢欣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an acyl-peptide hormone and activation of ghrelin receptor。该成果首次报道了饥饿素受体(ghrelin r
拜耳首创非激素口服神经激肽-1,3受体拮抗剂elinzanetant进入3期临床开发!
elinzanetant通过调节大脑下丘脑中的一组雌激素敏感神经元(KNDy神经元)来解决血管舒缩症状(潮热)。
艾伯维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atogepant:预防性治疗发作性偏头痛,疗效显著,安全!
如果获批,atogepant将为偏头痛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每日口服一次、安全有效的预防性治疗药物。
J NEUROINFLAMM:雪旺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2增加,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CSPGs沉积促进恢复
脊髓损伤(SCI)对患者和社会来说都是毁灭性的灾难,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25-50万人患有SCI,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变会重塑并由囊性空洞和疤痕形成组成,而这两者都有效地抑制轴突再生和神经元存活。该研究为证明星形胶质细胞上TLR2的激活可能与CSPGs的释放和轴突再生的调控有关。
美国FDA授予叶酸受体α(FolRα)靶向抗体偶联药物STRO-002快速通道资格!
Sutro凭借其专有平台技术,正在与百时美施贵宝、默克等巨头开发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
科研人员发表结合冷冻电镜和多尺度模拟分析大型生物复合体的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受邀在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上发表综述文章Multiscale Simulations of Large Complexes in Conjunction with Cryo-EM Analysis,系统介绍冷冻电
有机-金属杂化体对核酸四链体-双链杂化体的选择性结合和溶液结构
核酸二级结构的形成对其在体内的生物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四链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已被发现存在于基因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特定区域。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影响着基因表达、基因组稳定性和端粒酶活性。含有互补碱基对的富鸟嘌呤寡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四链体-双链杂化体(QDHs)。在脑组织和肿瘤相关基因中发现了高频率的可形成QDH的序列。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