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脓肿分枝杆菌的逐步致病性进化
2021年4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几乎所有的分枝杆菌物种都是自由生活的环境腐生菌。少数种类,如结核分枝杆菌,已经进化到引起可传播的人类感染,并最终成为人类专性病原菌。最近,环境非结核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的毒性克隆(virulent clones)的出现和全球传播,为研究分枝杆菌的致病性进化提供了
新型双特异性蛋白免疫疗法IMC-I190V进入临床试验:重新定向T细胞,清除HBV感染的细胞!
IMC-I190V旨在使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基于ImmTAV(针对病毒的免疫动员单克隆T细胞受体)技术开发。
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致病的关键分子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最为普遍的细菌,全世界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的基因组多样性特征对其在宿主中持续感染的建立至关重要,使其能适应极端的胃内环境,导致人体长期感染并引起胃癌。然而,人们对幽门螺杆菌如何适应胃内环境的机制了解甚少。近期,大
研究构建一套有机半导体材料赋能大肠杆菌光驱动产氢体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所副研究员王博团队联合江苏大学教授姜志锋、香港中文大学教授Po Keung Wong构建了一套简易高效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碘掺杂水热碳,I-HTCC)“外挂式”赋能大肠杆菌光驱动产氢体系,并以Interfacing iodine-doped hydrothermally carbonized carbon with Esc
研究发现致病分枝杆菌脂肪酸代谢的调控机制
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杨琛研究组完成的题为Mycobacterial fatty acid catabolism is repressed by FdmR to sustain lipogenesis and virule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致病性分枝杆菌主要利用转录调控蛋白FdmR调控其脂肪酸代谢,
Cell子刊:新研究揭示双缺氧感应的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1年4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人们对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治疗实体恶性肿瘤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然而,由于缺乏肿瘤特异性靶点,这些临床试验的范围受到了限制。一旦与抗原结合,CAR就会启动强劲的T细胞激活,随后通过通常包含CD3ζ和共刺激序列元件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对靶细胞进行杀伤。肿瘤特异性对
CD30靶点面面观:ADC一炮而红 双抗尚无硕果 CART研发火热...
CD30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可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或凋亡,于1982年在用于霍奇金淋巴瘤(HL)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mAb)中被发现,曾被认为是疾病治疗的理想靶点。2020年,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Adcetris)国内获批上市,CD30声名大噪。而近日,Adcetris获批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既
Nat Commun:小RNA分子参与调节幽门螺旋杆菌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
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会引起胃癌。但是,人们对幽门螺杆菌适应胃环境的内在机制了解甚少。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Hitomi Mimuro揭示了这里,我们显示了一个幽门螺杆菌非编码RNA(HPnc4160,也称为IsoB或NikS)调节病原体对宿主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细菌致癌蛋白的产生。
Cell Chem Bio:新型抗生素可治疗耐药性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药性突变会对影响有效疗法的开发。在最近发表在《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t的Robert Schnell团队评估了针对分枝杆菌细胞壁重塑的单环β-内酰胺化合物的杀菌效果。
中国开启全球双靶治疗SLE!三百顶级专家北京见证泰爱上市
4月11日,北京,中国正式开启全球SLE双靶治疗的新征程——60年来全球首个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双靶标生物新药泰爱(通用名:泰它西普),率先在国内首发上市。目前,患者已可通过医生处方买到泰爱。当日上午,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301医院、华西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的300余名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