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开发出同时分析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遗传变异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中生团队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上,发表了题为A new approach to decode DNA methylome and genomic variants simultaneously from double strand bisul
Science:揭示蛋白QSER1保护DNA甲基化谷免受新生甲基化
2021年4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DNA甲基化对哺乳动物的发育至关重要,它的失调可导致严重的病理状况,包括免疫缺陷-着丝粒不稳定-面部异常综合征(immunodeficiency-centromeric instability-facial anomalies syndrome, ICF)和小脑性侏儒症(microcephalic dwarfi
拟南芥RNA核糖甲基化修饰研究方面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克穷课题组、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王玉秋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课题组合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Profiling of RNA ribose methyl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论文。论文系统检测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多种RNA上的2'氧甲基化修
研究揭示成瘾行为形成的DNA去甲基化调控机制
成瘾性药物强化操作行为反应是药物滥用与成瘾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种操作式条件反射的获得过程中,环境/线索与药物奖赏效应之间建立起的牢固联系,是长期戒断后环境/线索诱发复吸的重要原因。以往研究发现,海马CA1区发生DNA甲基化是成瘾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关键,且可能是成瘾记忆有别于正常奖赏记忆的病理学基础之一(Zhang et al., 2
JCB: 去泛素化酶调节膜蛋白的生物合成
许多具有疏水跨膜结构域(TMD)的蛋白质能够在翻译生成之后从细胞质向细胞膜中转移,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疏水性膜蛋白如何逃避胞质蛋白质量控制(PQC)的识别。此前研究发现,该质控程序通常可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的疏水性结构,并通过添加泛素链将其标记为蛋白酶体进入降解环节。
检测DNA甲基化维持效率的方法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冰课题组在Nature Protocols上,在线发表了以Simultaneously measuring the methylation of parent and daughter strands of replicated DNA at the single-molecule level by Hammer-seq为题的
EMBO J:去泛素化酶USP7的抑制剂或有望作为新型疗法发挥抗癌作用
2021年4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理解控制细胞分裂的组分对于科学家们阐明生命体的工作机制,以及这一微妙过程的改变如何导致诸如癌症等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而这也正是细胞周期关键调节子的发现和其对癌症等过程的影响。基于稳定p53的能力,去泛素化酶USP7的化学抑制剂目前正在被开发用作新型抗癌药物,无论其活性如何,USP7的抑制剂也会以一种不依赖p
研究人员发表“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表观遗传调控和温度响应中的作用”综述文章
表观遗传调控是一种在进化上保守的调控机制,在真核生物中对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调控生长发育及对逆境的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由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动态调控,这一表观遗传标记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过程中具有广泛而动态的调控作用。环境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