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系列综述:曹雪涛院士解读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关键调控因子——生物分子凝聚

在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中,病原体利用生物分子凝聚体来支持其生命周期,重塑膜结合细胞器,调控宿主细胞死亡,并调节先天免疫。靶向病原体所利用的相分离凝聚体进行干扰,有望成为对抗感染的新途径。

2025-03-10

David Baker最新论文:从头设计Hsp70激活剂,溶解细胞内凝聚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描述了从头设计的 Hsp70 结合蛋白,这些蛋白要么抑制要么激活 Hsp70 的 ATP 酶活性。

2025-02-09

两项研究:孕期感染会影响婴儿记忆,1岁海马编码是记忆成长的关键节点

这些研究不仅解开了童年记忆的生物学黑箱,更重塑了我们对人类认知起源的理解。

2025-03-27

【官宣定档】2025(第九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厦门站)暨2025堇汐·医美外泌与大健康产业创新峰会,9月与您相约!

2025(第九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厦门站)暨2025堇汐·医美外泌体与大健康产业创新峰会将于2025年9月26日-27日在厦门举办!

2025-05-20

Nature子刊:施雪涛/王迎军团队开发3D打印阴茎海绵,恢复勃起、交配和生殖能力

这项研究通过材料、结构和制造技术的创新,实现了阴茎生理机制的体外模拟及活体功能修复,强调了仿生阴茎海绵体在治疗阴茎损伤方面的潜在临床应用,为生物工程化器官移植迈出关键一步。

2025-03-06

Free Radic Biol Med:间充质干细胞外泌搭载LncRNA H19,调节Müller细胞,助力视网膜再生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调节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的神经发生潜能,载有LncRNA H19的外泌体调节能力更强,为干性黄斑变性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03-28

卫星DNA如何成为染色分裂的关键?

卫星DNA(satellite DNA)的研究正在重新定义遗传学的边界。从最初被视为“垃圾DNA”到今天被发现其在染色体分离和基因组稳定性中的核心作用。

2025-01-15

Mol Ther:我国科学家揭示C反应蛋白通过Smad3介导的NLRP3炎性激活促进糖尿病肾病机制

该团队指出,阻断CRP和抑制Smad3信号传导机制可以有效抑制DKD中的炎症,从而提供了替代性的治疗靶点。

2025-03-17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外周神经系统竟然也有大脑专属的小胶质细胞,而且与外周神经元胞大小有关

,我国科学家首次证实,人体外周神经系统中存在小胶质细胞。对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和相关疾病发生等科研问题,外周小胶质细胞的存在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