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王永明团队进化出适用性更广的紧凑型Cas9

该研究应用噬菌体辅助进化,开发出一种紧凑型Cas9核酸酶——SlugCas9-NNG,其能够识别简单的NNG PAM序列,进一步扩大了基因编辑靶向范围。

2023-12-07

猕猴桃局部适应性的进化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响应气候变化,较多动植物可能发生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迁移,原有的生态位可能逐渐丧失,最终可能引发物种的灭绝。同时,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生物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气

2023-11-07

研究揭示植物根分生组织的分子进化历程

根器官的出现,是植物登陆后适应陆生环境的重要进化事件。维管植物的祖先登陆时只有茎秆而没有根。维管植物朝着多个方向进化,其中有两个植物世系保留存活至今,即石松植物世系(lycophytes)和真叶植物世

2023-09-25

化学分子修饰的益生菌实现肿瘤的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在个性化医疗中获得了极大的普及。在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下,光动力疗法的核心——光敏剂将细胞组织

2023-10-03

研究人员构建三元协同纳米粒

肿瘤微环境中,以肿瘤细胞和抑制性免疫细胞为节点构成了复杂的免疫抑制网络。各节点之间的信号传递由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代谢产物介导。不同的免疫抑制细胞如髓源抑制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2023-09-14

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ribC持续进化提高黄素单核苷酸全细胞催化合成的研究成果

黄素单核苷酸(FMN)是核黄素的活性形式之一,是一些辅酶、玫瑰黄素等的生物合成前体,这些辅酶在多种关键的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3-10-07

研究发现器官大小与铁吸收协同调控的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宋献军研究组联合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团队、凌宏清团队,发现了SOD7/DPA4-GIF1模块协同调控拟南芥器官大小与铁吸收利用的新机制。

2023-09-01

Cell:弱结合的转录因子在协同作用时效果更好

生物工程学家可以定制细胞基因组,从而构建出抗击疾病的“细胞疗法”,但他们发现很难设计出能够激活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基因而不会偶尔激活细胞中的某些天然基因的专门激活蛋白:转录因子(

2023-08-31

电荷变构外泌体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协同治疗研究获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疾病,损害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案效果有限,亟需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建立

2023-09-14

ACS Nano:李亚平团队构建三元协同纳米粒,攻破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抑制网络

研究团队首先合成了pH敏感的两亲性聚(β-氨基酯)衍生物,并用其构建了共递送MDSC抑制剂恩替诺特(ENT)和PD-1/PD-L1抑制剂BMS-1的胶束(BEM)。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