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北京大学陈鹏团队等开发多模态靶向嵌合体——Multi-TAC,同时招募多种免疫细胞靶向实体瘤免疫微环境
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多模态和可编程平台——多模态靶向嵌合体(Multi-TAC),该平台能够将多个治疗模块集成到单一药物中,从而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内实现多种免疫细胞的同时招募以及向肿瘤的靶向结合。
2024-11-10
北京大学最新,每天3杯无糖咖啡,或降低痴呆、帕金森,及相关死亡风险
这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表明,饮用不加糖的含咖啡因咖啡与ADRD和PD风险以及相关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在咖啡中添加糖或人工甜味剂可能会产生有害影响,应谨慎对待。
2024-09-07
师从2024年诺奖得主,北京大学刘颖团队揭示生殖系信号关闭成年期体细胞线粒体保护的新机制
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生殖系至肠道的hedgehog通路在秀丽隐杆线虫成虫期的作用,表明该通路在成虫期促进生殖系与体细胞之间的资源重新分配,使资源更多地倾向于生殖过程而非体细胞的维持。
2024-10-13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张莹团队等揭示早期肿瘤编辑机制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该研究提示,通过靶向性地表观遗传调控提升肿瘤中关键先天免疫途径的活性有潜力促进肿瘤由“冷”转“热”,为提升抗肿瘤免疫力及开发高效免疫治疗新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2024-08-24
北京大学研究发现,微塑料已浸入人类子宫,或导致生育力下降
研究首次揭示了在不孕女性中,子宫内膜遭受了多种微塑料的污染现象。研究不仅分析了人子宫微塑料污染的具体特征,还深入探讨了这些微塑料可能的侵入途径和它们对生殖健康构成的潜在风险。
2024-06-08
Nature | 北京大学刘志博团队报道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
研究表明,在荷瘤小鼠中,SuFEx工程的小分子偶联物,如FAPI-mFS,与原始FAPI相比,可以使肿瘤积累增加近13倍,其余的通过肾脏系统迅速排出。
2024-05-24
Cell:北京大学杜鹏团队通过剪接抑制获得两种新型人全能性干细胞
此项研究首次捕获了一种新型的ZGA-like细胞(ZLC),并成功在体外稳定培养了具有pre-ZGA特征的人全能性干细胞(hTBLC)。
2024-06-09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团队发现,子宫微塑料暴露是女性不孕的潜在风险因素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在不孕女性中,子宫内膜遭受了多种微塑料的污染现象。研究不仅分析了人子宫微塑料污染的具体特征,还深入探讨了这些微塑料可能的侵入途径和它们对生殖健康构成的潜在风险。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