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利用全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实现前列腺癌PSA灰高灵敏诊断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患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几率。对于50-60岁的男性患者,PSA检测在PSA灰色区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常被误诊为前列腺癌,造成过度诊断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再次采用有损伤的穿刺活检来确诊。然而,这种入侵性

2021-11-09

跨国药企吸纳本土力量  辉瑞基石携手加速中国原研商业化

11月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跨国药企辉瑞肿瘤领域以“科学致胜 共克癌症”为主题开启了“肿瘤日”系列活动。

2021-11-09

默沙东与中国癌症基金会宣布HPV疫苗捐赠计划,加速消除宫颈癌

 HPV感染和由此导致的宫颈癌是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一大挑战。2021年ICO/IARC中国HPV和相关疾病报告显示,在中国15到44岁的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并已成为中国该年龄段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2021-11-07

The Plant Cell:揭示被子植物自交不亲和性起源、丢失和重获的高度动态进化机制

 现存被子植物中,约40%具有自交不亲和性(SI)。SI是一种正常可育的雌雄同花被子植物自花授粉后不能产生合子的现象。被子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受到起伏不定的来自自交或异交的选择压力,其SI也会发生频繁的丢失和重获。在真双子叶植物中,目前共发现四类不同分子机制的SI,包括常见于车前科、茄科、蔷薇科和芸香科的1类、十字花科的2类、罂粟科的3类和报春花

2021-11-10

加速新药上市“零时差”,我国再次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多项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重要文件,为推动新药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奠定了基础,也为创新药实现境内外同步注册上市提供了有力条件。但同一产品在中国获批的时间与全球其他市场首次获批的时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2021-11-08

Molecular Ecology:揭示我国主要家栖害鼠-黄胸鼠分布向北方扩展的路线和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合作,在Molecular Ecology上发表题为Genomic analysis unveils mechanisms of northward invasion and signatures of plateau adaptation in the Asian hous

2021-10-26

微创二尖瓣返流技术MitraClip®中国手术量破百,加速惠及中国患者

中国经导管介入治疗二尖瓣返流已迈入全新微创时代。

2021-11-06

我国科学家提出多脑协同类脑控制架构

机器人精细操作是完成高精度任务的必要条件,作为主要反馈源的显微视觉具有窄视野、小景深、平面成像等特点,导致小空间内的观测状态不能直接反映操作空间位姿,这种“所见非所得”给复杂场景下的机器人精细操控提出了挑战。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

2021-10-23

武田收购GammaDelta:加速开发同种异体γδT细胞,治疗实体瘤!

基于γδT细胞的疗法,代表了一种针对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差异化方法。

2021-10-28

CANCER CELL:吸烟可导致的miR-30a/BiP轴失调从而加速口腔癌进展

近期有一研究团队开展了口腔癌患者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BiP在CSC诱导的口腔鳞癌(OSCC)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