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意外收获:恢复NK细胞功能,降低癌症风险
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GLP-1治疗有助于肥胖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毒作用的恢复,这种恢复似乎与体重减轻无关。
印度研究者们揭示了肥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全面的分子理解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在被广泛探索,作为几种人类疾病的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探索MSCs治疗复杂肺部疾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Nature Nanotechnology:樊春海、左小磊团队基于框架核酸生物传感的多维分子分型研究取得进展
针对这一挑战性问题,研究团队基于框架核酸的可编程特性发展了类原子精度的信号报告体系(PAN reporter)(图1),可将多维度生物标志物分子结合事件进行信号转化与统一
Science子刊:蛋白MYC对MAIT细胞的生长、增殖、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和英国邓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蛋白MYC对粘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的生长、增殖、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深圳先进院研究人员揭示伏隔核功能亚区的奖赏处理
研究表明,伏隔核的内外侧亚区(NAcLat和NAcMed)中的神经元在动机行为中扮演着相反的角色,对奖赏刺激的反应、接受输入的大脑区域以及转录谱均不同。
PNAS:陈春英团队发现肠道菌群新功能,可将工程无机碳纳米材料发酵成内源有机代谢物
该研究基于建立的创新分析方法,首次明确了碳纳米材料从源端-中端-终端的代谢全流程,突破传统微生物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合成有机丁酸分子的认知,证实了肠道微生物能够利用人工合成碳纳米材料作为碳源生成内源有机
上海交大蹇华哗团队揭示全球转座噬菌体多样性及生态功能
该研究建立了转座噬菌体鉴定的新方法,揭示了转座噬菌体极高的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极大拓展了我们对转座噬菌体这一重要病毒类群的分布、分类和生态功能的认知,为后续探索转座噬菌体的起源演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度小核酸药物营收排名TOP10
小核酸行业发展历史较短,首款反义核酸药物于 1998 年获批上市,首款siRNA 药物于 2018 年获批上市。目前,全球仅有十余款小核酸药物获批上市,除 Spinraza 作为孤儿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外
异体细胞治疗 – 利用单细胞多功能蛋白组技术监测细胞质量和预测疗效
自2017年FDA首次批准以来,被称为CAR-T疗法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已经改变了被诊断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格局。细胞治疗产品分为自体细胞和异体细胞两类。
《自然·医学》:科学家首次证实,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可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且运动量越大改善越多
本次为期16周的研究首次验证了,在控制饮食诱导减肥的基础上,加上运动可以更好地改善T2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每周6次,累计达300-330分钟的运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