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发布植物多组学数据驱动的上下游调控因子挖掘平台

9月8日,The Plant Journal 期刊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一婧研究组搭建的挖掘植物基因及基因组位点上下游调控因子的网络平台,论文题为Plant Regulomics: A Data‐driven Interface for Retrieving Upstream Regulators from Plant Multi‐omics Data。该

2019-09-20

研究发现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调控肝脏组织再生的新机制

8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于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CREBZF as a key regulator of STAT3 pathway in the control of liver regeneration in mice”,该研究发现在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部分切除的情况下,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可以通过调

2019-09-07

Nature:揭示DEAD-box ATP酶是相分离细胞器的调节因子

2019年9月3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中存在许多种细胞器。一些细胞器是有膜包围的,比如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叶绿体等。还有一些细胞器是无膜包围的,比如核仁、处理小体(processing body)、P颗粒(P granule)和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等。科学家们想要了解细胞如何快速可逆地将通过区室化让它的组分形成无膜的细胞器。2009年,Clif

2019-09-04

研究发现大豆中B类热激转录因子参与胁迫反应

 我国大豆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提高大豆的耐逆性可以充分利用边际土地增加大豆种植面积从而提高大豆产量。热激转录因子基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大豆耐盐反应中热激转录因子的功能及机理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陈受宜研究组与黑龙江农科院来永才研究组合作从103份野生大豆资源中筛选得到2份耐盐性强的野生大豆资源,通过RNA-Seq差异表达基因和

2019-08-27

Cell:解析出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三维结构,并鉴定出有望治疗某些常见癌症的化合物

2019年8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和制药巨头罗氏公司的研究人员在开发阻止某些癌症转移的药用试剂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使用瑞士光源(Swiss Light Source),他们解析出一种在癌细胞迁移中起关键作用的受体的结构。这使得鉴定出可以通过身体的淋巴系统阻止某些癌细胞扩散的药用试剂成为可能。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2019-08-28

Nature:针对RNA转录和剪接的新观点!磷酸化调节着RNA聚合酶II对不同凝聚物的偏好性

2019年8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通常产生区室来控制重要的生物功能。细胞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被核膜包围着,容纳着基因组。然而,细胞还含有未被膜包围的较为短暂存在的封闭室,就像水中的油滴。在过去两年中,这些称为液滴状“凝聚物(condensates)”的封闭室已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控制基因的主要参与者。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凝聚物在剪

2019-08-17

中国团队发现凝血因子或有助对抗“超级细菌”

一个中国团队9日发布报告说,他们发现凝血因子这种人体受伤后参与血液凝固的血液成分,有潜力在对抗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方面发挥作用。四川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在中国科学院与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期刊《细胞研究》上发布报告说,他们发现凝血因子VII、IX和X除了在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能还可以对抗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包括绿脓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特点是具有由一层内

2019-08-11

血凝因子或能通过水解脂多糖来杀灭多种多重耐药细菌!

2019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四川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凝血因子或有望帮助开发抵御多重耐药细菌的新型疗法,凝血因子主要参与了机体损伤后的凝血过程。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多重耐药细菌所诱发的感染是如今全球所面临的重要公众健康风险,而人类往往缺少抵御这些耐药性细菌的药物,研究人员

2019-08-15

Sci Adv & Cell Death & Dis:揭秘特殊转录因子LRH-1在机体炎性发生过程中的双面角色!

2019年8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LRH-1蛋白或在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抑制该蛋白的功能或能有效帮助治疗多种炎性疾病。图片来源:Thomas Brunner比如,当机体肠道上皮组织受到损伤时,免疫细胞能抑制细菌、寄生虫或病毒入侵机体,其往往能够产生有限的炎性反应

2019-08-04

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SNP之间的隐秘勾连

 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据传,由于经费不足,当时街上的流浪狗经常神秘失踪),初步揭示了糖尿病与胰岛素之间的关联,并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之后,产业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逐步实现了胰岛素的体外表达生产,解决了产量、纯度和价格问题。而学术界则在一直孜孜探索糖尿病背后的详细发病机理。得益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很多糖尿病相关的基因已被锁定,而二代测序技术的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