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和疫苗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非洲猪瘟(ASF)是猪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ASF基因组有180 kb,可编码150-200种蛋白质,且有一半以上的蛋白功能尚不清楚。
效果堪比自体CAR-T,Sana公司“通用型”CAR-T临床前数据优异
这些发现表明,基于异基因的HIP CAR-T细胞的“通用型”细胞疗法,可能克服与异基因CAR-T细胞持久性差的限制,发挥更持久的抗肿瘤反应。
Science:揭示Csx28形成膜孔,增强细菌依赖于CRISPR-Cas13b的病毒抵御能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这样的一种系统中一种以前未被认识到的参与者---一种增强抗病毒防御能力的膜蛋白,同时扩大了我们对CRISPR复杂性的理解
Science:揭示病毒能够重新感染人体并逃避抗体反应的新机制
尽管人类有能力产生一系列针对病毒的抗体,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产生的抗体会反复靶向相同的病毒区域。
利用人体内的古老病毒治疗癌症,这项Cell论文成果获美国防部资助
Charles Spruck 博士表示,自己最初在乳腺癌中发现了病毒模拟反应,而这可能在其他癌症中也同样发挥作用。这项工作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它有可能很快进入临床,希望在三年内研制出一种可供临床使用的药
中国科研人员解析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前体合成机制
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临床用药。其中,米卡芬净因存在天然磺酰化修饰而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优势。棘腔孢霉发酵生产的环脂肽类天然产物FR901379是米卡芬净工业生产的前体化合物
Cell Rep Med:科学家有望识别出抵御人类新发传染病感染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制剂,其能靶向作用对未来流行病构成严重威胁的多个RNA病毒家族;文章中,研究人员检测了通过靶向作用病原体识别受体发挥作用的先天性免疫激动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利用cryo-ET解析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的原位结构和膜融合机制
结合冷冻电子断层成像、单颗粒分析和质谱技术,解析了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的原位特征,并展示了Delta不同于原始株的结构基础。
《细胞·代谢》:武大人民医院团队揭示,肠菌消化掉了雌激素,促进绝经前女性抑郁症!
研究者们找到了未绝经女性肠道内的“致郁”肠菌,即K. aerogenes,其表达的3β-HSD酶能够有效将雌二醇转化为雌酮,从而诱导小鼠出现抑郁症的行为,并且在人类患者中也观察到K. aerogene
Nature:新研究揭示EBV病毒诱导人体染色体断裂进而导致癌症产生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病毒EBV如何利用基因组的弱点来导致癌症,同时降低人体抑制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