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揭示DNA糖基化酶在核小体上的碱基切除机制
DNA的碱基损伤可以发生在染色质化的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所有区域,包括核小体DNA位点。核小体作为天然的屏障会阻碍BER相关蛋白对损伤位点的接触,只有一部分面向溶剂侧的DNA自由暴露。
Nature:揭示蛋白XPC、TFIIH和XPA在DNA切除修复中识别DNA损伤机制
我们的基因组DNA不断被内源性因素(如活性氧)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辐射和化学物)所破坏。未能修复受损的DNA可能诱发突变和细胞死亡,最终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我们的细胞配备了多
Cell:揭示RNA聚合酶驱动核糖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DNA修复途径背后的分子机制,该修复途径能够对抗将某种类型的核糖核苷酸错误地整入遗传密码。这种错误在细菌和其他有机体的遗传代码复制过
《柳叶刀》:成人复发性急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纽卡斯尔大学的Janet A Wilson、James O’Hara和他们的研究团队对453名患有复发性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立即接受扁桃体切除术临床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
NEJM:临床试验表明血管内血栓切除高度有效治疗大面积中风
血管内血栓切除(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是对阻断动脉血流的血栓的机械恢复。一项大型国际临床研究发现,与仅接受标准医疗管理的患者相比,大面积中风(large strokes)
Imjudo联合英飞凡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癌在亚洲亚组,尤其是中国港台人群中证实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Ⅲ期临床研究HIMALAYA的亚洲亚组中国港台数据显示,单次启动剂量的Imjudo联合英飞凡可将死亡风险降低56%
国内首个自主研发CSF-1R抑制剂获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腱鞘巨细胞瘤
该药物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认定为突破性治疗药物,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腱鞘巨细胞瘤,这也是首个由中国公司独立自主研发并推进临床的高选择性CSF-1R抑制剂。
最新研究成果为半月板部分切除患者提供重建半月板结构和功能新方案
本研究瞄准临床痛点,针对临床半月板部分切除比例高、部分切除后的半月板结构和功能重建还没有方法实现的难点,在本研究中获得突破
CCR:可切除胃食管结合部腺癌,K药+新辅助放化疗未能达到pCR终点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已经成为转移性食管癌、胃食管结合部(GEJ)癌以及胃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临床前研究显示,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提高疗效,放疗不仅可以改善局部肿瘤控制,还可促进全身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