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hemical Science:smFRET检测GPCR调控下游蛋白arrestin的构象分布研究中获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目前已知的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约30%的临床处方药的直接靶点是GPCR,负责80%左右的跨膜信号转导,参与调控人体中多数病理与生理过程。GPCR主要通过G蛋白及arrestin将细胞外的刺激转变为细胞内信号。近年来,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为研究GPCR及其下游蛋白arrestin和G蛋白的功能奠

2021-07-13

Science:利用sci-Space技术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细胞基因转录的空间分布模式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一项名为sci-Space的新技术与来自其他技术的数据相结合,可能会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不同细胞的基因表达绘制出四维图谱。这类图谱将描绘出单个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本如何反映出时间的流逝、细胞谱系、细胞迁移以及发育中的胚胎位置。它们还将有助于阐明基因表达的空间调节。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是一种了不起的现象:一个受精

2021-07-06

Geoderma:揭示神农架林区土壤有机磷矿化相关细菌多样性分布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之肺”,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调节气候、固定碳氮元素、储存水、提供木材和稳定土壤等功能。森林土壤通常表现为磷缺乏的现象,土壤里磷的输入主要来自含有机磷动植物残体的降解。磷脂和植酸作为主要的有机磷化合物能够分别被磷酸酶和植酸酶水解。植酸降解的中间产物能够进一步为磷酸酶所水解。因而,通常用土壤磷酸酶的活性来反映

2021-05-29

研究发现传粉网络稳健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驱动因子

全球的植物-传粉者群落都在遭受着物种灭绝的威胁,而且因为植物和传粉者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初始灭绝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共同灭绝。但是共同灭绝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地理梯度上如何变化,受到何种因素影响,仍然有待研究。针对该问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储诚进教授团队提出“环境因素是通过植物-传粉者网络的模块性结构来影响该网络遭受共同灭绝时的稳健性”的假说。其中,模块性是

2021-05-11

研究揭示水稻根单细胞异质性和分化全景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佳伟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tlas and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Reveal Differentiation Trajectories in

2021-04-08

Nature Genetics:研究人员创建了第一代儿童癌症基因

   基于CRISPR的成人癌症高突变基因筛查正在出现令人兴奋的肿瘤治疗靶点。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功能基因组学方法是否能在儿科癌症中发现新的靶点,因为儿科癌症患者基因很少有突变,而基因突变通常编码被认为是具有挑战性的药物靶点的蛋白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哈佛医学院Dharia, N.V., Kugener, G., Gue

2021-03-24

eLife:分析机体肠道中细菌-噬菌体互作全景 有望帮助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多种疗法

2021年3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肠道微生物菌群对于机体良好的健康至关重要,肠道菌群中包含了成百上千种细菌群落和噬菌体。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Life上题为“MetaHiC phage-bacteria infection network reveals active cycling phages of the healthy hu

2021-03-16

研究揭示真核生物uORF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规律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eterminants of genome-wid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uORFs in eukaryotes”的论文,系统解析了真核生物uORF在不同物种以及不同基因之间的差异分布形成的驱动力,以及u

2021-02-22

蚯蚓高质量基因组揭示其全球分布与生态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达尔文在晚年的时候,开启了一段看似平淡却又独特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就是隐伏于地下的蚯蚓,并在1881年出版的《腐殖土的形成和蚯蚓的作用》中得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论断“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基于一系列巧妙的实验,达尔文敏锐地发现土壤的形成与蚯蚓的长期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后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蚯蚓

2021-02-19

读懂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

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名单来了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