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揭秘Piezo蛋白介导机体触觉分子机制

2019年8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的身体能够感知多种机械刺激,我们的触觉能够有效区分微风吹过皮肤的感觉和疼痛的按压感,而其它系统则能够检测到肌肉的伸展,甚至血压;我们感知这些东西的能力需要一种外力,其能够在遍布机体不同组织的感觉神经元细胞的微小末梢转化为电信号,其中两个相关蛋白:Piezo1和Piezo2离子通道就能够通过允许正离子在细胞膜表面流动来响应在细胞膜上的力,从而介

2019-08-28

我国科学家破解细菌感染介导机制

 2019年7月18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课题组在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A Bacterial Effector Reveals the V-ATPase-ATG16L1Axis that Initiates Xenophagy的研究文章,通过研究沙门氏菌III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SopF,揭示了细菌感染触发V-ATPase复合物招募ATG16L1,进而介导细菌自噬的过程。认识到细菌可

2019-08-09

研究发现介导局部-系统性天然免疫信号传递代谢小分子

 近期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潘磊研究组题为Sugar Alcohols of Polyol Pathway Serve as Alarmins to Mediate Local-Systemic Innate Immune Communication in Drosophila的研究成果。天然免疫不仅在组织局部发挥着感知和抵抗病原

2019-08-02

Autophagy:树突状细胞可以提高其抗癌活性

2019年5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自噬有助于细胞的稳态,最近有报道称自噬还有另一种功能。KAIST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树突状细胞的自噬支持T细胞的抗癌活性。自噬是通过清除细胞废物和受损的细胞器来维持细胞稳态的过程;然而,其在吞噬肿瘤相关抗原表达中的作用仍不明确。图片来源:Autophagy与此同时,树突状细胞是识别病原体或癌症抗原,并在T细胞中诱导免疫反应的细胞。当癌细胞被辐射或抗癌

2019-05-22

Devell Cell:科学家揭示细胞中线粒体分子机制

2019年5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线粒体损伤时,其就会通过向细胞蛋白发送信号促其降解的方式来避免进一步出问题,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斯陆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细胞诱发上述过程的分子机制,即线粒体自噬过程(mitophagy),在携带破碎线粒体的细胞中,两种名为NIPSNAP 1和NIPSNAP 2的蛋白质能在线粒

2019-05-11

Cell:揭示一种引导细胞垃圾进行新机制

2019年4月6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通常很擅长识别不会正常发挥功能的组分。它们不断地进行自我清理---从它们自己的东西中挑出不再有用的东西,比如受损的或多余的细胞器,不能折叠的蛋白。但是,当细胞无法识别垃圾时会发生什么?缺陷性的细胞物质的堆积参与亨廷顿舞蹈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葛雷克氏症(ALS)等疾病,在这些疾病中,这些垃圾阻止神经元传递信号。图片来自Cell, 2019,

2019-04-06

PNAS:研究发现胰腺癌克星——联合和DNA修复抑制剂有望杀死胰腺癌!

2019年3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同时使用两种药物治疗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胰腺癌的新策略。图片来源:PNAS这种联合疗法使用一种药物抑制溶酶体(可以使癌细胞循环利用胞内必需的营养物质以继续生存)的活性,另一种药物抑制肿瘤细

2019-03-31

Nature:揭示cGAS-STING途径一个原始功能---诱导

2019年3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环状GMP-AMP(cGAMP)合酶(cGAS)通过与细胞质中的微生物或自身DNA结合来检测感染或组织损伤。在结合DNA后,cGAS产生cGAMP,所产生的cGAMP结合并激活衔接蛋白STING,接着STING激活激酶IKK和TBK1来诱导干扰素和其他细胞因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Zhijian J. Chen及其团队报道

2019-03-12

抑制关键蛋白表达改善机体机制或能实现!

2019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重要的机体生物性循环机制,其能有效维持机体所有组织内部的自我平衡,很多研究都尝试理解机体自噬水平的降低与老化进展之间的关联,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未给出一种清楚的解释。图片来源:Osaka University2009年,来自大阪大学的研究者Tamotsu Yoshimori就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的蛋白因子—Rub

2019-03-07

研究发现关键内质网伴侣蛋白协同途径负反馈调节细胞应激反应新机制

  11月14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李于研究组的研究论文“The ER-localized Ca2+-binding protein calreticulin couples ER stress to autophagy by associating with microtubul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