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竺淑佳/李扬团队首次在原子分辨率上看清调控学习和记忆的“分子开关”NMDA受体的精细结构
研究团队提取了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的内源 NMDA 受体并解析出了 3 种主要亚型及比例,揭示了内源 NMDA 受体的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
Sci Immunol:蠕虫或能利用一种特殊的分子策略来躲避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蠕虫或能利用一种无处不在的代谢酶类来表观遗传学靶向作用2型巨噬细胞的激活并建立慢性感染。
Sci Transl Med:揭示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背后的特殊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机制模型,其中PRDM1-S的进化出现和AP-1/IRF(激活蛋白-1/干扰素调节因子)的表观遗传学启动或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Tregs细胞功能丧失的关键驱动因素。
分子育种领域强强联手!华大智造与华智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DCS Lab是华大智造首个针对全球前沿科研领域的实验室赋能计划,旨在助力全球顶级科研人员打造国际领先的、规模化、标准化的多组学前沿实验室,为生命科技行业开拓更多可能。
Science:不必基因编辑,也无需天价,诺华开发分子胶降解剂,治疗镰状细胞病
本研究开发了两种小分子药物——dWIZ1和dWIZ2,可以将转录因子WIZ招募到CRBN形成三元复合物,促进WIZ的降解,进而上调胎儿血红蛋白(HbF)的表达水平,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SCD)。
GUT:港大团队发现增强抗肝癌免疫应答的重要分子通路!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TCGA数据库,在包括肝癌在内的7种不同的实体瘤中,均发现了FTO表达显著上调的现象,随后又在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样本中验证了这一现象。
Cancer Biol Med:综述文章揭示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影响癌症淋巴结转移背后的分子机制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强调了CAFs在形成淋巴结转移蓝图中的关键角色,他们回顾了多种CAF亚群,其或能与其它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外泌体形成,所有这些都能促进癌症的淋巴结侵袭和转移发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周香香/解维林团队综述PROTAC和分子胶等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药物发现及临床进展
蛋白靶向降解(TPD)代表了药物开发范式的关键转变,正在进行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无疑将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Cell | 骆利群等发现Teneurin信号通路在突触伙伴配对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自Teneurin分子发现三十多年后,该文章结合空间蛋白质组学、定量遗传互作研究和高分辨率表型分析,阐明了Teneurin作用的具体信号通路。
生长抑素受体5与天然肽和药物分子的激活机理研究获得进展
该研究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解析了天然多肽激动剂CST17和临床抗肿瘤药物octreotide分别激活SSTR5并结合下游Gi蛋白的三维复合物结构,分辨率分别为2.7和2.9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