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ancer: 肿瘤相关外泌体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肺癌转移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在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肿瘤转移是影响治疗效果、缩短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恶性肿瘤。研究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为肺癌转移的早期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BUB1B和circBUB1B_544aa通过引发染色体不稳定加重多发性骨髓瘤恶性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其特征是染色体不稳定(CIN),这导致异质性的获得,并伴随着MM进展、耐药和复发。
利用包装ZFP-DNMT3A融合蛋白的外泌体在体内高效抑制HIV病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希望之城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抗HIV蛋白,可以抑制小鼠骨髓、脾脏和大脑中的HIV水平,并阻止这种病毒在这些部位中的复制。
科研人员制备出用于生产外泌体药物载体的新工具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慧团队研发出一种纳米流控芯片技术,实现了外泌体药物载体的高通量制备,并实验验证了新型外泌体药物载体的抗肿瘤效果。最新研究成果以A high-throughput nanofluidic device for exosome nanoporation to develop cargo delivery vehicles
海马体或是大脑中“讲故事的人”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新的成像研究,结果表明,海马体或许是大脑中“讲故事的人”,其能将独立且遥远的事件连接成一个单一的叙事。
染色体不稳定性的乳腺癌对紫杉醇敏感
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分析,发现了乳腺癌的一个关键特征使乳腺癌对紫杉醇治疗变得敏感或抗性,而且这可能被用来帮助识别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取得治疗成功。
Sci Adv:利用重编程工程化的合成性外泌体或能优化机体伤口的愈合
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工程化改造并设计出了一种合成性的外泌体,其能在机体伤口闭合期间调节细胞的信号转导;这些合成性的结构与天然发生的细胞外囊泡结构相似,后者在机体多个不同过程的细胞间交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胃癌细胞源外泌体分离与检测技术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IF:10.618)发表了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陈迪教授课题组和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王志刚教授课题组的合作论文“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胃癌细胞源外泌体分离与检测技术”(ExoSD chips for high-purity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再鼎医药与微医达成战略合作: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2021年9月27日,再鼎医药(纳斯达克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代码:09688)与数字医疗健康平台微医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探索肿瘤疾病领域新型合作模式,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