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新冠感染率全球第一?这项新研究发现了“端倪”...
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第一波新冠大流行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人,以及几个月后感染由欧洲传播到美国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人,出现的症状顺序不同。研究人员表示,确定传染病症状发作的顺序将有助于在人群中早期区分有症状的感染,从而实现非药物干预并减少疾病的传播。在这
Nature重磅:美国野生白尾鹿已携带三种新冠变异株,其中一种与人类中流行的密切相关
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目前还是未编辑完的手稿),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该州的野生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中发现了至少三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提示该物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蓄水池”。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可以在野生白尾鹿体内长期生存,为其进一步化并有可能传播给人类开辟了新的途径。这两年,
新冠病毒为何对婴幼儿伤害更小?
当父母的人都知道,婴儿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的抵抗力比成年人要低许多,没能有足够的抗体让病原体绕道走。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儿童似乎能免于发展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病毒对儿童的影响不像对成年人那么严重。许多传染性疾病,从常见的水痘和麻疹,到新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都存在类似
柳叶刀发表重磅RCT研究:QFR技术可降低35%冠脉PCI术后风险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影响因子:79.3)刊登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徐波教授和乔树宾教授共同牵头完成的FAVOR III China研究结果。研究证明,上海交通大学陈亚珠院士团队涂圣贤教授课题组原创技术QFR指导的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可显着改善患者预后,在合理控制医疗支出的前提下减轻患者负担。这是柳叶刀杂志
ACS子刊:新冠病毒N蛋白与α突触核蛋白相互作用,促进淀粉样纤维形成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至少在试管中,SARS-CoV-2的N蛋白与一种称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神经元蛋白相互作用,并加速淀粉样纤维的形成,而所形成的淀粉样纤维是与帕金森病有关的病理性蛋白束。
新冠疫情:2.75亿!欧盟批准GSK/Vir抗体药物Xevudy(sotrovimab):单次输注将住院/死亡风险降低79%!
Xevudy已在多个国家获临时批准,在美国被授予紧急使用授权(EUA):用于治疗有高风险的轻中度COVID-19患者。
《柳叶刀》公布中国首个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最终有效率:重症保护率96% 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中国首个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生物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最终有效率和期中安全性分析结果。
Science:首次遇到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影响对SARS-CoV-2变体的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通过疫苗接种或感染遇到的首个SARS-CoV-2刺突蛋白会影响他们随后对当前和未来的SARS-CoV-2变体的免疫反应。也就是说,它赋予的不同特性对保护免疫系统免受SARS-CoV-2变体感染的能力产生了影响,并且还影响了这种保护的衰减速度。
恐怖的新冠:研究发现,重症幸存者面临12月内死亡高风险
自 2019 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累积感染病例已超过 2.67 亿,死亡人数超过 527 万,且新感染病例数依旧以每日近 70 万的数字增长,形势可谓是相当严峻。遥想当初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乐观地认为,新冠病毒会像当年的 SARS 一样在短暂的爆发后销声匿迹。而随着全球新冠病毒不断蔓延,beta、delta 以及 omic
如何接种新冠疫苗才能降低病毒载量,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Nat Med重磅研究答疑
由于Delta突变株具有更高的传染性,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以色列的报告显示,Omicron突变株的传染性可能是Delta突变株的1.3倍,也由此造成了更大的恐慌。Delta突变株如何达到了原始毒株2倍的传染性?中国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研究显示,这主要是由于:Delta突变株感染后的病毒载量比原始毒株高1,260倍。Delta突变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