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复旦大学赵兴明/杨禹丞团队构建人脑非编码调控元件互作网络图,精细定位疾病基因

综上所述,该研究构建了人脑中的非编码调控元件互作网络的概览图,分析了其在神经细胞和组织中的特异性,并据此对脑疾病基因进行了系统而精准的定位,为理解脑疾病和行为认知表型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2023-07-28

Science:张安琪开发微型超柔性神经探针,无需开颅即可研究活体大脑,为下一代机接口奠定基础

脑血管的范围从大的皮层浅表血管到皮层内的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床。在大鼠大脑中,约5%的血管直径大于100μm,这是该研究开发的微血管内探针可以靶向的。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减少探针的弯曲刚度实现对直径更小

2023-07-27

革命性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诞生,或改变我们对健康状态和疾病过程的认知

Ertürk团队开发的wildDISCO成像技术,突破了同类方法面临的技术限制,让使用广泛的IgG类抗体成为有效标记物,极大地拓宽了此类成像技术的适用范围。

2023-07-14

《自然·神经科学》:破解心衰伤之迷!哥伦比亚大学团队发现心力衰竭诱导认知障碍的机制

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会出现认知障碍,这并非巧合。在这项研究中,Andrew R. Marks和他的同事们揭示心力衰竭引发认知障碍的机制,并使用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实验药物,成功提高了心力衰竭小鼠的认知能力。

2023-07-17

Nature子刊:陆艺团队开发糖基化RNA原位成像方法ARPLA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ARPLA(唾液酸适配体和RNA原位杂交介导的邻位连接技术)的糖基化RNA原位成像方法。该方法首次实现在细胞内直接原位观测糖基化RNA,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023-05-24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肝癌特异性筛查的基因组cfDNA片段化特征检测方法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癌症中位居前列,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90万,死亡病例超80万。在所有肝癌病例中,肝细胞癌 (HCC)占比约90%,对肝细胞癌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高灵敏度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

2023-06-25

JACS: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于成像和治疗人类肿瘤的新系统

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系统,其或能成功解决迄今为止最大的问题之一,即在生理学相关的温度下进行工作。

2023-06-02

基因改造的光卤化酶催化芳基卤化物的细胞氢化/氘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课题组与华中科技大学钟芳锐课题组合作,在

2023-06-12

Nature子刊:何耀/洪佳旭团队开发新型体内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实现深层组织活细菌成像

该研究证明了特洛伊-生物发光成像(Trojan-BLI)策略允许在细菌性眼内炎患者的玻璃体中对十种细菌进行体外生物发光成像,还证明了该策略不仅可以在小鼠细菌性肾炎和结肠炎的概念验证模型中实现选择性和灵

2023-04-25

研究揭示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哺乳动物小鼠区特异性的脂质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