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cology:丁建清等植物入侵性与地上地下资源分配机制研究获进展

生物地上地下互作问题是近年来很多生态学家关注的热点。植食者地上地下互作对于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很多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归因于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天敌昆虫(天敌假说)以及可能的资源再分配(进化增强竞争力假说)。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入侵植物与地上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了地下昆虫以及地上昆虫和地下昆虫之间相互作用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2012-11-18

New Phytologist:喜马拉雅红豆杉的物种形成和居群演化机制探讨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导致的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以来地球上最重大的地质历史事件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气候和环境,进而对该地区生物类群的起源与演化产生了极大影响。更新世以来冰期和间冰期的反复作用,进一步影响到该地区物种的分化、迁移和扩散。

2013-06-05

Biol.Invasions:气候变化影响植物入侵

人工气候室控制实验 当前,生物入侵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侵生态学尤其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相结合,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杂志Biological Invasions 刊登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入侵生态学组最新研究论文"Innate and evolutionarily increased advantages of invasive Eupatorium a

2012-11-18

PLoS ONE:禾本科BEP分支及近缘物种比较研究新进展

BEP分支——即竹亚科 (Bambusoideae)、稻亚科 (Ehrhartoideae) 和早熟禾亚科 (Pooideae),是禾本科 (Poaceae)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近十几年以来,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BEP分支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存在争议。值得欣喜的是,近两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支持竹亚科和早熟禾亚科具有更近缘的系统关系。

2013-06-05

Oecologia:丁建清等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入侵植物生物学课题组黄伟博士在丁建清研究员和院外籍研究员、美国莱斯大学Evan Siemann教授指导下,比较研究了乌桕入侵地种群(美国)和原产地种群(中国)在不同竞争强度胁迫下对专食性昆虫和广食性昆虫取食危害的应对策略。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Oecologia上。 入侵植物在入侵地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专食性昆虫。

2012-04-19

ZooKeys:巴拿马的新青蛙物种

在巴拿马西部山区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黄色青蛙物种,它属于一个种类丰富的青蛙群——雨蛙,它们没有蝌蚪阶段,直接在卵内发育成小青蛙。这种青蛙大小不到2cm,是2010年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专家Andreas Hertz和同事们实地考察巴拿马西部重点考察地区Serranía de Tabasará时发现的。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