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巨噬细胞挺“挑食”!科学家发现,巨噬细胞会根据吞噬的细菌死活启动不同“消化”进程,死细菌更“有营养”,活细菌要警惕应对
吃死细菌让巨噬细胞生存更有力,活细菌却让巨噬细胞免疫防御更警惕。
2025-03-03
《细胞》子刊:压力伤肠道!中国科学家发现,慢性压力会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肠道干细胞的干性和增殖,并促进其衰老
该研究揭示了慢性压力通过副交感神经影响肠道的新机制,独立于传统的HPA轴、免疫细胞、肠道菌群的作用。
2025-04-08
J Immunol:即使一晚不睡也会改变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炎症
与体重正常的健康参与者相比,肥胖参与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更差,且存在更高水平的慢性低度炎症。此外,肥胖参与者的非经典单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这与睡眠质量下降和促炎标志物升高密切相关。
2025-03-05
BJS:科学家利用免疫疗法和靶向放射疗法促使肝脏肿瘤缩小,从而使得肝癌患者手术成为可能
来自美国塔斯夫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描述了通过使用免疫疗法和靶向放射疗法(TARE,targeted radiation therapy)成功对患者机体的肿瘤进行切除。
2025-02-13
植物纳米颗粒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新路径
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PNP对人体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机制,为我们理解饮食、肠道微生物群和癌症免疫治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025-02-07
Nat Biomed Eng:肠道芯片能借粪便预测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构建了含人类粪便样本及模拟蠕动的肠道芯片,发现黑色素瘤患者中,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无响应者的粪便会引发肠道上皮促炎反应,而有响应者的粪便能改善肠道屏障,该芯片可预测治疗反应并助力新疗法开发。
2025-02-19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合作发表Immunity封面论文,揭示肠道神经-ILC2的双向通讯抑制了抗蠕虫免疫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在蠕虫感染过程中,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 IL-13 会使肠道内在神经元(iEN)发生活化,上调 β-CGRP 的表达,从而抑制 ILC2 介导的抗蠕虫免疫反应。
2025-02-02
Cancer Cell:南方医科大学董忠谊团队破解放射免疫治疗远端效应受限的机制
该研究阐明了放射免疫治疗中远端效应受限的机制,首次揭示 PAI-1/SFRP2 信号轴通过周细胞-CAF转化调控远端效应,填补了放射免疫治疗中基质细胞作用机制的空白。
2025-03-18
Nature Aging:你的免疫系统几岁了?研究人员开发"衰老计算器"解码人体保卫战的年龄密码
这项研究不仅发明了精准度达±3.2岁的免疫年龄计算器(sc-ImmuAging),更揭示了健康监测的革命性维度。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