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晨/林东昕团队发现食管癌对化疗耐药的新机制
吴晨、林东昕团队此次找到了食管癌化疗耐药的新机制,证明S100A8可以作为无创预测食管癌化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靶向S100A8-CD147通路或是克服食管癌化疗耐药性的新策略。
TIGAR-TAK1的破坏减轻了脓毒症小鼠模型的免疫病理
该研究证明了巨噬细胞TIGAR在促进炎症中的非规范功能,并通过破坏TIGAR- tak1相互作用为败血症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Nature/PNAS等顶刊"新宠"——乳酸化修饰在肿瘤进展、免疫治疗作用机制等研究思路解析
此前在统计PubMed乳酸化研究的文章时发现,除综述外,肿瘤领域的乳酸化研究最多,约占1/3。我们将解析3篇高分文章,分析乳酸化修饰组学在肿瘤相关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思路。
Immunity:往传统疫苗和mRNA疫苗中加入低剂量的疫苗特异性抗体可增强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
这篇论文中的方法有可能大幅提高这种通常较差的反应,它既适用于基于mRNA的疫苗,也适用于传统疫苗。
Adv Drug Deliv Rev:水凝胶技术或成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未来之星
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水凝胶,都旨在通过调整其功能性特征来增强所装载物质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疗效。尽管一些材料系统可能难以转化为临床应用,但它们在理解新疗法的作用机制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
Nat Med:新的生物标志物可预测哪些肾癌患者受益于免疫疗法
得益于免疫疗法,近年来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存活率大幅提高: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确诊五年后仍然存活,而过去这一比例仅为10%。遗憾的是,这种创新疗法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Nat Cancer:利用肿瘤突变或许并不能预测患者对癌症免疫疗法所产生的反应
研究发现表明,TMB并不是一种可靠的指标来衡量ICIs是否能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而这确实也是该研究领域的一个潜在的模式转变,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来评估是否利用ICI能增强癌症患者的治疗结局。
Sci Transl Med:改良的 C 型利钠肽能够使肿瘤脉管系统正常化,恢复抗肿瘤免疫力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改良的CNP衍生物(dCNP),具有优异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能有效改善肿瘤血管功能、减少缺氧、抑制基质生成、增强免疫反应,并提升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显示出积极的开发前景。
《自然·免疫学》:华西团队发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寻找“黄金搭档”新方法!
这项研究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基因组学预测可以增强ICB疗法效果的药物,克服了基于传统免疫治疗靶点进行预测或筛选的局限性,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Cell: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揭示“睡眠不足免疫崩溃”的机制,深层原因在这儿....
“睡眠不足,免疫崩溃”是有科学依据的!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如就从今天开始拔起“早睡”的flag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