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随机对照人体实验证实,“换血疗法”能够逆转衰老,3个月治疗,让人平均年轻近3岁
一种现有的医疗手段——治疗性血浆置换(TPE),能够显著逆转健康成年人的生物学年龄,三个月的治疗后,生物学年龄平均年轻 2.61 岁!为人类对抗衰老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2025-06-24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受酸奶启发的杂合膜囊泡(hMV),这种仿生纳米复合物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且有效的非抗生素依赖性幽门螺杆菌防治策略。
2025-04-22
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分析英国生物库中412234名参与者的数据,其中11190名服用二甲双胍的参与者,相对其他人出现DNMT3A R882驱动的CH的风险降低了51%。
2025-04-19
Cell:实验性化合物SBI-810有可能在提供强大的止痛效果,同时不会产生阿片类药物的危险副作用
SBI-810在缓解手术切口、骨折和神经损伤引起的疼痛方面比一些现有止痛药更有效。当注射到小鼠体内时,它减少了自发不适的迹象,如保护和面部扭曲。
2025-05-27
科学家有望利用实验性药物MT-125重启胶质母细胞瘤的死亡程序
目前有证据表明,MT-125不仅对治疗恶性形式的胶质母细胞瘤有效,而且对于其它恶性胶质瘤和癌症或许也有一定的治疗疗效。
2025-07-03
Nature Genetics:基因组不稳定性驱动的克隆异质性:破解复杂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CK-AML)治疗难题的关键
该研究通过对CK-AML患者的单细胞多组学分析,揭示了复杂的克隆演化模式和潜在的靶向治疗策略。
2024-12-05
斯坦福大学华人团队打造首个通用生物医学AI智能体,从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到药物发现全自动搞定
研究发布了一款通用生物医学 AI 智能体——Biomni,该智能体能够自主完成横跨遗传学、基因组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生物医学分支领域的复杂研究任务。
2025-06-13
《自然》子刊:深圳湾实验室/复旦团队发现,血浆p-tau217在中国人群中也具有较高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能力!
这项研究在3个独立队列中对多个血浆tau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了评估,证实了p-tau217是最先随AD病理发生变化、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与此前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
2025-07-01
Cell Rep:冯新华实验室阐述gasdermin A激活细胞焦亡的机制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内源激活GSDMA的分子机制,并且表明非蛋白剪切的翻译后修饰亦可作为GSDM蛋白家族的激活机制。
2024-10-04
Nature头条:她用自己在实验室培养的病毒,成功治疗了自己的癌症,还顺便发了篇论文
在2016年首次确诊后,22个月后,贝娅塔经历了第一次三阴性乳腺癌复发,又过了21个月,她经历了第二次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而在溶瘤病毒治疗后,她已经持续缓解了45个月,没有再复发。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