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让肿瘤“见光死”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泌尿外科紧随肿瘤诊治发展最前线,古技新用,成功实现膀胱癌光动力治疗--一项古老的前沿微创新技术。 近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微创泌尿外科诊疗中心袁道彰主任医师带领其团队为慕名而来的膀胱癌患者成功实施了光动力治疗,目前治疗效果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出现。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对于局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线粒体microRNA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李乐乐课题组在线粒体microRNA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patially Selective Imaging of Mitochondrial MicroRNAs via Optically Programmable Strand Displacement Reactions为题,发表在
Postharvest Biology forbid Technology:揭示紫外光UV-C 调控青椒果实采后成熟衰老新机制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左进华副研究员团队与英国诺丁汉大学Donald Grierson教授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团队、美国康奈尔大学(USDA-ARS)李莉教授团队联合在农林科学Q1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forbid Technology(IF5
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暨活细胞成像等线站装置研制成功
近日,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调试工作取得系列进展。继实现532米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全线调试贯通、带光运行后,装置于6月21日凌晨首次实现了2.4纳米单发激光脉冲的相干衍射成像,获得了首批实验数据,并完成了对衍射图样的快速图像重建。该成果体现了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
菜豆PvFtsH2蛋白降解清除光损伤D1蛋白研究获进展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信号,是光合作用的要素之一,但植物在强光下出现光抑制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系统Ⅱ(PSⅡ)中的D1蛋白受损、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同时,植物进化出修复损伤D1蛋白的机制,其中FtsH蛋白酶的主要功能是及时降解清除损伤的D1蛋白。虽然FtsH2基因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有所研究,但FtsH2基因在作物中的功能尚未明晰。中
高效光致电子转移光敏蛋白质的理性设计方面获进展
CCS Chemistr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安东课题组和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于龙江课题组题为Ultrafas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in a photosensitizer protein的研究文章。研究设计报告了可以基因编码的27 kDa
“声佗医疗助听基金”在京启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
6月5日,由北京听力协会主办的2021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2021 Beijing International Audiology Conference)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作为本土首个拥有全球独创产品的听力企业,声佗医疗首次亮相国内听力学大会。开幕当天,声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共同签约,成立“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声佗医
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与仪器研制中获进展
众所周知,直接观察的光学显微镜对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药理学等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理论上只能达到光波长的一半。较长时间以来,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有效打破了光学衍射极限的束缚。基于单分子定位技术的超分辨显微镜(SMLM)和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STED)以及结构光照明
Nat Commun:一种特殊的光激活药物或能充当“特洛伊木马”来杀灭癌细胞
2021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光活化分子能在光的控制下对恶性细胞进行消融(ablation),然而当靶向细胞与周围健康的组织相似时,目前的制剂或许在疾病早期阶段是无效的。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Photoactivatable metabolic warheads enable preci
Nat Med:首次在人体中证实光遗传学可以恢复失明患者的部分视力
2021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自2000年代中期的早期以来,光遗传学凭借它用光激活神经元的潜力,成为恢复盲人患者视力的一项有希望的技术。近年来,至少有两家公司宣布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在人体中测试基于光遗传学的疗法,其中的一家公司最近宣布,因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而失明或几乎失明的患者在治疗后可以检测到光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