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实现气溶胶颗粒多组分生物组织质谱成像

  质谱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多肽、磷脂、氨基酸、寡糖等生物分子的成像。由生物质或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黑碳和柴油发动机颗粒等碳质气溶胶,通常是PM2.5等复杂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大气颗粒物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追踪真实的气溶胶粒子多种成分的体内行为十分重要,但由于其复杂性,现有

2021-10-28

研究人员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研发定位成像药物载体

  据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消息,该学校生命化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重金属和蛋白质相互作用成功研发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技术,同时利用该技术研制出定位成像的药物搭载体。现有的物理化学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难以在生物体内使用。普遍研究方向是通过生物技术将还原力强的蛋白质对金属纳米粒子进行生物合成。但进行生物合成的微生物对金属种类和浓度限制较多

2021-10-27

研究揭示蓝细菌受/暗调控的蛋白质降解

  光对于光合生物(包括高等植物和蓝细菌)是必需的,并参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是光合生物中蛋白质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其中最典型、研究最深入的是光系统II反应中心D1蛋白,其光诱导的降解和修复是光合作用能持续进行的保证。此外,是否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受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及修复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汪迎

2021-10-22

免疫疗法!乐天医疗RM-1929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疗效显著:总缓解率43.3%!

2020年9月,Akalux(ASP-1929)在日本获批,是全球首次获批的头颈癌肿瘤光免疫治疗药物。RM-1929与ASP-1929相似。

2021-10-29

佗医疗亮相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

近日,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期待已久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也是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界影响力最大、学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

2021-10-19

Cell Rep:新型成像技术或能揭示乳腺癌的“致命弱点”

来自Garvan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实验模型中调查了一种新方法,这或许有望在乳腺癌开始扩散时就有效对其阻断。研究者指出,利用实时成像技术,他们就能确定转移性乳腺癌发生的脆弱点。

2021-09-26

Nature子刊:我国科学家发现1070纳米的脉冲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1070纳米的光通过减少Aβ载量改善了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能力。此外,他们发现1070纳米光可以触发小胶质细胞反应,而不是星形细胞反应,以促进Aβ清除。据观察,在光刺激后,血管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减少,而血管密度增加。他们发现,血管密度的增加也促进了Aβ的清除。

2021-09-25

Blood:开发出一种能诊断胃部淋巴瘤的新型成像工具 准确率高达97%!

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成像技术来监测MALT淋巴瘤(一种淋巴系统发生的恶性肿瘤),这或能为患者节省许多胃镜检查;研究人员通过PET/MR以及使用针对特定细胞受体的PET示踪剂就能实现对靶向组织的高精度成像。

2021-09-29

中国创新药研究迎来高时刻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牵头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研究(JUPITER-02研究)成果,以封面推荐形式刊登在国际期刊《自然-医学》杂志上,这也是《自然-医学》创刊26年来首次在封面上推荐中国创新药物研究。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数约为133000例,中国南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