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的激活机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s) CRF1R和CRF2R是B类GPCR的重要成员,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主要通过偶联下游Gs蛋白参与体内内分泌系统、行为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压力应答。研究表明,CRF1R可能与压力导致的酗酒和药物滥用相关。CRF1R和CRF2R在体内被内源性
Nature:揭示人类甲状腺球蛋白的精细化结构 助力理解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和调节机制
2020年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The structure of human thyroglobuli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人类甲状腺球蛋白(TG,thyroglobulin)的结构。图片来源:wikidoc.org甲状腺球蛋白是甲状腺激素的特
拜耳非甾体雄激素受体拮抗剂Nubeqa(darolutamide)在欧盟获积极审查意见!
2020年02月05日讯 /生物谷BIOON/ --德国制药巨头拜耳(Bayer)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一份积极审查意见,建议批准Nubeqa(darolutamide),用于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患者的治疗。现在,CHMP的意见将递交至欧盟委员会(EC)审查,后者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做出最终
Nat Commun:DNA的表观遗传学修饰竟会促进乳腺癌对激素疗法产生耐受性
2020年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激素疗法产生耐受性的乳腺癌细胞中的DNA常常会发生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激素疗法是一种治疗ER+乳腺癌的有效疗法,而ER+乳腺癌在所有诊断的乳腺癌患者中占到了70%的比例;逆转这些表观遗传学改变或许有望帮助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uc Acid Res:单细胞水平揭示等位基因对抗雌激素的反应性
近日,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细胞中的两个基因拷贝对雌激素信号的反应并不是相同的。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
强生Erleada(安森珂)获欧盟批准,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
2020年01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强生旗下杨森制药公司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扩大前列腺癌药物Erleada(安森珂®,通用名:apalutamide,阿帕他胺)的使用,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成人患者。mCSPC又称转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mHSPC),是指对ADT仍有反
Science子刊:胰腺炎竟是一种应激激素FGF21缺乏症,有望通过替代疗法加以治疗
2020年1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患有胰腺炎的人类和小鼠都缺乏一种称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应激激素。在正常情形下,胰腺中的FGF21比体内任何其他器官中的丰富。他们还表明,替代疗法可在大约24小时内逆转小鼠模型中的这种疾
首个月用非激素避孕产品!拜耳与Dare Biosciences达成战略合作,开发阴道环Ovaprene!
2020年01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德国制药巨头拜耳(Bayer)近日宣布与Daré Bioscience,一家致力于提高女性健康创新产品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签署了一项许可协议,根据该协议,一旦Daré Bioscience公司产品Ovaprene®获得美国FDA批准,拜耳将在美国市场推出该产品。消息发布后,Daré Biosc
近期科学家们在激素疗法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激素疗法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The BMJ【1】BJU international:运动可以降低前列腺癌激素疗法的副作用doi:10.1111/bju.14922根据东英吉利大学的一项新研究,针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短期运动处方可能有助于减少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诺福克和诺威奇大学医院(NNU
Science子刊:靶向CXCR2有望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2019年12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激素疗法极大地延长了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治疗最终无效,而且这种疾病变得致命。之所以会产生抵抗性,是因为一小部分前列腺癌细胞完全无法这种治疗的影响,结果就是在开展这种治疗时,它们也会茁壮成长。靶向这一部分致命性的癌细胞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