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为何仅一些携带促癌突变的细胞能够形成癌症?细胞环境是关键
他们发现只有在NC和MB阶段激活BRAF突变基因的斑马鱼能够形成肿瘤。在MC阶段激活BRAF突变基因的细胞反而形成了痣。他们发现这种差别在于ATAD2,它在NC和MB细胞中是活跃的,但在MC细胞中却不是。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靶向Cpt1a-Bcl-2相互作用可调节细胞凋亡抵抗和纤维化重塑
线粒体钙单受体(MCU)调节肺巨噬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和肺纤维化的进展。
eLife:解析人源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受体三维结构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受体(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receptor, GIPR)属于B1类G蛋白偶联受体,在脂肪生成、胰岛β细胞增殖和胰岛素释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2型糖尿病、肥胖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该受体的内源性配体为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
利用肿瘤细胞衍生的凋亡小体传递反义寡核苷酸穿过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BBB)是最具限制性和复杂性的屏障,它阻止大多数生物分子和药物进入大脑。脑部疾病的治疗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脑传递策略。在脑靶向细胞外小泡(EVS)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脑转移癌细胞中的小凋亡小体(Sabs)进行脑靶向给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抗肿瘤坏死因子-휶反义寡核苷酸(ASO)与阳离子魔芋葡甘聚糖(CKGM)通过转染/凋亡诱导过程可
J Extracell Vesicles:细胞外囊泡介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和EV相关蛋白与COVID-19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由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年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年)已导致一场全球大流行,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将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在这里,作者比较了84例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SARS-CoV-2住院患者循环中大小细胞外小泡(EV)的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相关蛋白含
Cell Rep:揭秘为机体免疫系统中NK细胞供能促其增殖的关键分子机制
2021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然杀伤细胞细胞(NK细胞)是一种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其拥有快速的细胞毒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克隆扩张等能力;为了能够维持这种高能量的需求过程,NK细胞就必须在激活后增加其代谢能力;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NK细胞在体内的代谢需求机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Lactate dehy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靶向作用抗细胞凋亡关键蛋白或有望帮助有效治疗乳腺癌
2021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高水平的抗凋亡BCL-2家族成员MCL-1经常会在乳腺癌中出现,目前在细胞凋亡过程中靶向作用BCL-1功能的BH3模拟药物正在被研究人员研发用作抗癌疗法。此外,MCL-1也被被报道可能存在与其促肿瘤效应相关的非典型角色。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Mol Cell:细胞凋亡阶段Caspase切割核蛋白XRCC4调节细胞膜磷脂结构的改变
细胞濒临死亡时,其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结构会发生紊乱,进而促进磷脂酰丝氨酸的暴露,这是胞吐作用的关键过程。此前研究发现Xkr家族蛋白Xkr4对于磷脂分子结构的紊乱具有关键的作用,但其激活机制仍然未知。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Jun Suzuki教授等人揭示了Xkr4被激活的两个步骤:caspase介导的切割形成的二聚体,以及激活因子引起的结构变化。
研究探讨“抗炎-促血管” 联合治疗策略在治疗心肌梗死领域的应用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志愿、杨驰课题组的研究工作“Injectable hydrogel with MSNs/microRNA-21-5p delivery enables both immunomodification and enha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