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lzheimer Dis: 疼痛感是阿尔兹海默症的一大问题
寻找减轻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疼痛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最近,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Aleksi Hamina,使用来自全国医疗保健机构的数据,研究了在芬兰超过70,000被诊断患有AD的人群中使用阿片类药物和其他止痛药的情况。
Science子刊:供者造血干细胞中的罕见有害突变可能给受者带来健康问题
2020年1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造血干细胞移植,也称为骨髓移植,是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等血液癌症的常见方法。这种治疗可以治愈血液癌症,但也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包括心脏问题和移植物抗宿主病。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来自供体的新免疫细胞会攻击患者的健康组织。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指出在健康供者的
中药问题 人民日报发声了
12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医药重在传承创新发展》的文章,再一次将聚焦关注中医药发展。该文章提到,“中医的底蕴是文化,中医的思维是哲学,中医的临床是技术,我们不仅要把思想理论传承好,而且要把技术方法传承好。与此同时,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要把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中医精神发扬光大,才能让岐黄基因薪火相传,让这一国之瑰宝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
FDA对质谱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相关问题讨论
质谱技术是19世纪末发现的一项划时代技术,它通过测定物质的分子量而为探索物质的结构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而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技术结合则是分离科学的一项突破性进步。比如采用质谱法作为气相色谱(GC)的检测器早已成为一项标准化的GC技术,但由于GC-MS不能分离不稳定和不挥发的物质,所以又逐渐发展出了液相色谱(LC)与质谱连用的技术。到现在,无
Plos Genetics: 新研究有助于解决“超级细菌”耐药性的问题
2019年10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关键蛋白质在帮助细菌“吸收”环境中的DNA的机制。利用新的成像方法,科学家们首次看到细菌如何利用鞭毛与环境中的DNA结合。通过揭示该过程涉及的机制,该结果可能有助于加快研究阻止细菌感染的新方法。这项新研究发表在最近的《 PLOS Genetics》杂志上。文章作者,助理教授Ankur Dalia说:“细菌
Nat Commun:华人科学家利用新的单细胞遗传学方法解决潜在的耐药性问题
2019年10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可以识别单个细胞基因图谱的新技术,模拟了乳腺癌肿瘤对某种药物的潜在耐药性,然后确定了一种逆转这种耐药性的药物组合。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Siyuan Zhang是圣母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他和他的团队使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在《Natur
PNAS:免疫反应的发生或许依赖于“死里逃生”的数学问题
2019年10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免疫细胞从“敌人”中挑选朋友的方式或许可以被一种称之为“死里逃生”的经典数学难题来进行描述。图片来源:Wikipedia Commons“死里逃生”的问题是细胞
失眠竟会干扰机体肠道健康 引发诸如炎性肠病等多种健康问题
众所周知,经常上夜班的人或跨越不同时区旅行的人往往更易变得肥胖或患上肠道炎症,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葡萄牙的科学家们在肠道中发现一组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的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s,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或会受到大脑昼夜节律钟的调控。肠道ILC3中时钟基因的表达受昼夜节律控制图片来源:C
Cancer Cell:科学家如何有效解决癌症患者对免疫疗法产生耐受性的问题?
2019年10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癌症和袋獾面部肿瘤发现了一类处于活性状态的互作蛋白,其或能帮助解释为何癌症会躲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新型药物组合来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图片来源:Marian Burr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为何某些癌细胞会从其表面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 中国批准设立伦理咨询委员会
在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发全球争议近一年之后,中国将设立一个国家委员会就科研伦理监管向政府提供建议。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国家发改委上个月底批准了建立委员会的计划,委员会如何工作政府没有披露多少细节。但社科院生物伦理学家 Qiu Renzong 表示它将能减少不同部委之间生物伦理监管的碎片化,识别监管执行中的漏洞,建议政府对违反规定的人采取合适的惩罚。中国青年报本周早些时候发表文章称,“有研究人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