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结论:媒体报道可以大幅降低疫情传播
导语:量化模型显示,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传染病的感染数将会减少33.5%。 最近大家最关心的除了过年,就是“武汉肺炎”了。 对于此类传染病,华盛顿大学的Louis Kim教授和Shannon M. Fast, Natasha Markuzon几位科学家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观察媒体报道的数量与疾病传播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其中的原理在于,疾病的传播是
髓鞘并不绝缘,它形成大脑中传播电信号的高速公路
2020年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实验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技术来展示电脉冲如何在大脑中告诉传播。它似乎表明包围着神经元的髓鞘形成一种产生多种电势波的同轴电缆,这些电势波的传播方式比之前预想的要复杂得多。这些发现使得我们能够提出更好的理论和工具来理解脱髓鞘疾病,包括最常见的神经系
NEJM:425例中国2019-nCoV肺炎病例的早期传播动力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
1月29日,来自中国多家多家疾控中心联合中国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联合署名作者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项包含425例2019-nCoV病毒感染相关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传播动力学特征数据。Q Li et al. N Engl J Med 2020. DOI: 10.1056/NEJMoa2001316Stay With YouDave Boholst&nb
新型肺炎传播速率很可能不亚于SARS,消毒至关重要
1月24日,提出“只有大隔离、大消毒,才能遏制武汉肺炎”这一观点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陈继明联系《中国科学报》提出,根据最新数据,新型冠状病毒比我们原先认识的要更危险,家庭消毒和公共场所消毒对于这次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以下为陈继明撰写的文章:过去24小时内国内外发布的数据提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比我们原先认识要更危险。第一,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
世卫专家:控制人际传播是目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重点
22日晚,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通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有关情况时指出,当前防控工作重点是控制人际传播,并减少近距离接触导致的二次感染。世卫组织新型传染病和动物传染病代理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介绍说,对于感染源是否是动物以及可能有哪些动物,目前还在调查中。新型冠状病毒的人际传播能力仍未可知,但已知可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播,如在家庭成员之间和医疗机构中传播。世卫
EID:猪病毒能够向家禽传播
一项关于猪病毒可能会感染鸟类的研究表明,这种病毒一旦被引入特定的鸟类群中,就很容易传播给健康的鸡和火鸡。该小组先前在实验室中发现,该病毒可以感染多种物种的细胞,包括鸡和人。
高福院士:尚未发现“超级传播者”,病毒来源野生动物
截至1月21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440例;报告死亡病例累计9例,新增3例,全部为湖北病例。1月22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除了通报疫情状况,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应急办主任许树强,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等还回
美FDA明确新型ADC药物mirvetuximab加速批准途径,治疗叶酸受体阳性铂耐药患者
2019年12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ImmunoGen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以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建议:在铂耐药卵巢癌中开展一项新的单臂研究,可以支持对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的加速批准。基于这一指导,该公司将启动SOR
Nature:新研究揭示导致人类结肠癌的途径
2019年12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英国,每年有4.2万例结肠癌新病例。结肠癌是英国第二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癌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是由特定基因发生的突变引起的,这些突变可以使一个细胞比它附近的细胞更具优势。在某些基因中发生足够的突变后,细胞可能会癌变并不受控制地分裂,从而形成肿瘤。在过去的40年中,人们已鉴定出这些驱动癌症的突变,并在肿瘤
中国科协发布2019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17日,中国科协在京举办了“典赞·2019科普中国”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事件”评选结果,它们分别是:1. 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