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在巴掌大的生物芯片上,重现了女性生理周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这几年资助了一项庞大的项目——在生物芯片上重塑人体。它旨在体外培养起人体组织与器官,便于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它们的功能。今日,这个庞大的项目又迎来了一项新的突破:来自西北大学
心理所发现皮肤健康受肠-脑-皮轴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皮肤疾病与精神疾病具有共病性,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精神心理因素对皮肤病发病有影响作用。如心理应激会加重多种皮肤疾病,特别是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脂溢性湿疹、结节性痒疹、扁平癣、慢性荨麻疹、斑
金峰博士:共生微生物与认知:菌-肠-脑轴研究
3月24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东京大学理学部人类学系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研究员,天津、内蒙古、西北等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文明中心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学院客座教授,日本JBC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金锋研究员为我们介绍了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和他们团队的卓越研究。
【突破】福音:仿生血管可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
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或液体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固化成型的方式来构建具有复杂结构的物体。 3D打印机多用于工业、制造业等领域,比如:
Nat Immunol:“好”细菌是解决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方法
根据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有益细菌或许是帮助逆转炎症性肠病中肠道炎症的关键。研究人员在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e Immunology上的新文章中介绍了缺少一种叫做NLRP12的炎症抑制因子如何导致炎症失控。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发新型玉米分子育种芯片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玉米的用途很广,比如直接食用、饲料用途,工业加工用途等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邹枨副研究员在《molecular breeding》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生物遗传”数据存储技术实现巨大飞跃,指尖大小芯片拷贝440亿份
相比于DNA存储,闪存、硬盘、软盘、光驱、录影带这些存储工具简直弱爆了。当计算机工程师宣称自己取得了惊人突破,可以将所占空间巨大的音乐库和电影库存储在手掌大小的设备中时,生物遗传学家马上泼来一盆冷水:跟
过程工程所在基于生物分子组装的仿生光合成和抗肿瘤治疗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多尺度分级有序组装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生物内源分子包括肽和蛋白质等均能通过分子间多种弱相互作用(如氢键、静电力、范德华力、π效应和疏水作用等)的协同,自组装形成各种多尺度有序结构,为生物体提
邱明博士: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血脂亚组分检测
2月17日上午来自国盛医学邱明博士做了题为“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血脂亚组分检测”的精彩报告,生物谷小编概括总结了邱明博士的现场报告,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PNAS:诺奖得主炎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能够保护机体肠道免于炎性肠病(IBD)的关键基因。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名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