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TM:调蛋白或能作为机体血管钙化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骨调蛋白或有望作为指示血管钙化的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

2022-02-28

Science Advances :mRNA用于治疗骨折和缺损,促进骨骼再生

 mRNA除了应用于传染病疫苗之外,作为一项平台技术,还有广阔的应用空间,mRNA技术领导者Moderna和BioNTech已经开始了mRNA癌症疫苗的相关研究。近日,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Advances 期刊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healing of large osseous segmental defect

2022-02-21

STAT3通过调节成作用对骨骼发育和内稳态起关键作用

骨骼畸形是典型的AD-HIEs表现,主要由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杂合和功能丧失突变引起。然而,其机制尚不清楚,治疗策略有限。

2021-12-08

肿瘤来源的miR-378a-3p胞外囊泡通过激活Dyrk1a/NFATC1/Angptl2轴促进骨转移而促进溶解

大多数前列腺癌(PCA)相关死亡是由进展到骨转移引起的。最近,细胞外小泡(EVS)在肿瘤转移前生态位形成中的重要性已有报道。

2021-12-07

Science Advances:我国科学家发现钙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内在调控机制

  骨源性激素骨钙素(OCN)对大脑发育和神经功能至关重要,但OCN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近日,我国科学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Osteocalcin attenuates oligodendrocyte differentiation and myelination via GPR3

2021-11-06

Cell Host & Microbe:共生糖细菌通过宿主细菌调节抑制小鼠牙龈炎症和丢失

糖细菌(TM7)是寄生在宿主细菌表面的专性附生生物,在牙周炎和其他炎症疾病中与益生菌密切相关,表明它们是假定的病原体。

2021-10-25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揭示钙素介导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形成的分子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Li Xiang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揭示了OCN介导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形成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0月22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2021-10-28

Nature重磅:首个具有主动运输能力的“人造细胞”问世

长期以来,人造生命一直是生物医学界的前沿话题, 2020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团队向世界宣布,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开启了“人造细胞”的新时代。但遗憾的是,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复制品”往往缺乏执行复杂细胞过程的能力,如主动运输。近日,这一难题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在顶级期刊《Nature》上

2021-09-21

2021“舞中国,活力人生”全民健康运动正式启动,共筑松防控高墙

  “魔性”MV先声夺人,击破骨松防治误区

2021-09-22

J Extracell Vesicles: 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细胞外囊泡通过保护素和miR-21-5p缓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由于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的不平衡,导致骨组织数量的损失。干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EVs)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细胞治疗方法。

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