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Biotechnology:皮肤上的“沉默多数派”——元转录组学揭示微生物丰度与活性的惊人背离

研究人员不仅巧妙地克服了在皮肤上施展这一技术的重重困难,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传统认知大相庭径的、充满活力的皮肤微生物世界。

2025-09-03

JCI:科学家有望利用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来阻断侵袭性皮肤癌的生长

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Wnt信号通路在MCC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通过“老药新用”的策略为MCC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药物。

2025-04-25

Nat Med:新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可能改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治疗皮肤癌的效果

这是首次证明一种与癌症无关的普通病毒(CMV)会影响黑色素瘤的发展和治疗反应。

2025-05-02

Nature:发现一种特殊的中性粒细胞群体能够在皮肤中产生保护性屏障

这项新研究中描述的特殊中性粒细胞定居于皮肤中,在那里它们产生胶原蛋白和其他增强皮肤屏障的基质蛋白。这一发现拓宽了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并可能导致治疗皮肤病、炎症、糖尿病和年龄相关疾病的新策略。

2025-03-24

肠道菌群还能操控皮肤炎症?清华大学最新Immunity论文,揭示肠道菌群代谢物驱动银屑病炎症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因子与皮肤炎症之间的机制性联系,凸显了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可作为银屑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5-09-11

Science:搔抓能增强皮肤的免疫防御?如何平衡增强免疫防御与加剧炎症?

研究发现,皮肤的免疫反应与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皮肤中的肥大细胞(mast cells)通过释放多种引发瘙痒的因子,触发了皮肤神经中的特定神经元反应。

2025-02-03

北京协和医院冷泠团队发文:基于皮肤类器官的感染平台鉴定出手足口病特异性抑制剂

本研究利用hiPSC-SO模型,揭示了EV-A71感染的细胞靶点和分子机制,特别是自噬途径和Hippo-YAP/TAZ信号通路在病毒复制和细胞增殖中的关键作用。

2025-05-07

Mater Today Bio:3D打印可灌注血管化皮肤模型亮眼登场!自带"营养通道",模拟伤口愈合超给力,药物测试更靠谱

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可灌注的3D血管化皮肤模型,其真皮、表皮和血管结构功能完善,能模拟伤口愈合,为药物测试和再生疗法提供有效平台。

2025-07-08

Nature子刊:北京协和医院冷泠团队开发皮肤类器官,鉴定出手足口病特异性抑制剂

这项研究表明,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皮肤类器官(hiPSC-SO)可作为研究皮肤传染病的感染疾病模型,为筛选药物以确定候选病毒治疗药物提供了宝贵资源。

2025-03-18

JDD: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或能降低机体皮肤癌发生的风险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能展现出抵御皮肤癌的潜在保护性影响效应,尤其是对有色皮肤的患者。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