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坚持使用司美格鲁肽等GLP-1类药物,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
大规模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及其它GLP-1受体激动剂的使用,与2型糖尿病和慢性肝病患者患上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降低有关。
2024-01-25
类器官+自动化机器人+AI,这家初创公司获3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通过在这些实验室中培养的真实人体组织上直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分辨率测试药物,可以提高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的成功率。
2023-11-28
“类器官之父”Hans Clevers团队Science发文,揭示类器官+CRISPR双炸组合破解肠道内分泌细胞的调控密码
肠道内分泌细胞(enteroendocrine cells, EECs)是存在于胃、小肠和结肠上皮中的激素分泌细胞,与其他上皮细胞谱系一样,来源于区域特定的Lgr5+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2023-11-03
Nature:发现一类新的抗生素在体外可强效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项新研究的一个关键创新点是,这些作者还能弄清深度学习模型在预测抗生素效力时使用了哪些信息。这些知识可能帮助科学家们设计出更多的药物,它们可能比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出的药物效果更好。
2024-01-18
Cell:焦建伟/董骥/杜鹏/靳蕾合作解析迄今最全人脑多区域时空发育图谱及规律
该研究将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空间转录组技术(scStereo-seq)相结合,首次解析了迄今为止跨时间点最广(GW6-GW23)、面积最大(最大4cm × 3cm)的人脑多区域时空发育转
2023-12-14
新技术或能预测机体哪个器官会最先衰竭!
机体的器官或许会以不同的速度发生衰老,当机体的一个器官的年龄要比其他同龄人机体的器官年龄特别大时,携带该器官的个体患与该器官相关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就会更高。
2023-12-15
Nature子刊:使用光遗传学,调控类器官中的基因表达
源于干细胞的类器官已成为研究人类发育和疾病建模的越来越重要的工具。但一直缺少来控制和研究类器官中基因表达的时空模式的方法。
2023-11-06
Nature子刊:西湖大学贾洁敏团队发现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类突触连接
这项研究在小鼠中证实了证明单个谷氨酸能轴突通过类突触——神经-小动脉平滑肌细胞接头(NsMJ)之间的突触样传输扩张其神经支配的小动脉。
2024-01-04
比类器官更进一步,西湖大学蔡尚团队构建乳腺微器官,模拟乳腺复杂生理及肿瘤发生
该研究开发的培养方法,成功建立了在结构功能、细胞组成、分子特征、干细胞动态以及肿瘤发生等方面与小鼠乳腺组织高度相似的乳腺微器官,为器官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
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