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强生IL-23抑制剂Tremfya(古塞单抗)2期研究疗效显著:高比例患者实现临床缓解!

Tremfya是第一个获监管批准的选择性IL-23抑制剂,已在中国获批,治疗斑块型银屑病。

2022-02-21

网络荟萃分析:在23种方案中,Tremfya(古塞单抗)皮损清除疗效最高!

Tremfya是第一个被批准的IL-23抑制剂,在皮损清除和改善关节炎症方面,显示出最高的疗效。

2022-01-26

Science:我国科学家解码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联合伦敦国王学院Oscar Marin教授系统揭示了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Mouse and human share conserv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for interneur

2022-01-04

Nature:科学家发现人脑皮层前体细胞可产生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

  人脑皮层前体细胞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可产生兴奋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但能否产生抑制性神经元仍不清楚。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了题为“Individual human cortical progenitors can produce excitatory and inhibitory neurons”的文

2022-01-06

科研人员开发出分子序列组分动态图谱数据CompoDynamics

生物体的核酸与蛋白质分子的序列组分及相关特征(如GC/AG含量、密码子使用偏好、蛋白质物理化学性质等)对于研究基因功能和物种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是理解不同物种、不同基因家族以及不同功能基因之间差异的数据基础。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开发的分子序列组分动态图谱数据库CompoDynamics正式上线,旨在对序列

2022-01-01

单链建技术助力RNA-seq在科研及精准医疗领域应用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式,使得在单碱基水平上对大量样本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检测成为可能。

2021-12-27

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联合伦敦国王学院Oscar Marin教授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use and human share conserv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for interneuron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系统深入地解析了

2021-12-15

IEEE Access:构建伪装表情数据并进行基准评价

面部表情是眉毛、眼睛和嘴角等区域的面部肌肉运动传递自身情绪感受的外在表达。除了常见的自然表情,人们还可以表现出伪装的面部表情从而达到掩饰或抑制内心真实情绪状态的目的。伪装表情时有发生:比如家长面对着孩子潦草的作业心里很窝火,但为了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故作开心地继续辅导;又比如一些窗口部门的工作人员,即使遇到什么悲伤的事情,也要始终保持微笑服务。构建高质量的伪

2021-12-21

Science:研究解析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

 中间神经元是大脑皮层中除兴奋性神经元之外的另一类重要的神经元,通过释放GABA调节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中间神经元异常会打破神经网络中的兴奋-抑制平衡,导致癫痫、自闭症、精神分裂等神经精神疾病。大脑中的中间神经元在形态、基因表达、环路连接以及神经电生理活动模式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而中间神经元的多样性是大脑能够实现复杂而精细功能的基础。当前,关

2021-12-13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NA组学团队开发PolⅢ转录的非编码RNA功能网络信息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NA组学团队杨建华教授等开发了Pol3Base数据和信息库,系统鉴定RNA聚合酶III(PolⅢ)转录的非编码RNA(P3RNA),全面解析P3RNA的互作组、表达、进化、表观转录组、疾病变异及调控网络。Pol3Base 网站整合了由不同转录因子调控的数千个 RNA 聚合酶 III 转录的 ncRNAs 转录组数据。Pol3Base 的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