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Thor Oncol:科学家发现亚洲人群或存在高频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北京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在亚洲人群中EGFR突变的频率相比之前报道的要高。
Heart:靶向性筛查可改善少数民族人群的心脏疾病及健康差异性
2013年10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Heart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在贫困地区进行标靶性筛查或许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来鉴别哪些少数民族人群处于高风险的心脏血管疾病(CVD),这也有利于帮助降低个体的健康差异。 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CVD在英国依然是引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许多少数民族个体患CVD的风险都较高。
TIANGEN支持中国最大的健康人群样本库项目
2013年10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2013年9月16日,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的"生物样本库核酸自动化提取示范实验室"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PLoS ONE:季红斌等建立非吸烟肺腺癌人群致癌基因突变谱
11月30日,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季红斌研究组与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合作的研究成果 ,该工作在更大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非吸烟肺腺癌人群中关键的致癌基因突变谱。 季红斌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肺癌基因组学的研究。
EHP:肥胖人群或从未出生时就有因可循
目前全球范围内,儿童和成年人体重超重的人数逐年增加。多吃少运动会增肥,但科研人员认为单单饮食和运动因素是无法解释目前肥胖人数上升的现象。 近日,来自挪威公共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丹麦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血液中全氟辛酸(PFOA)含量升高的话将增加所生的女婴在20岁时罹患肥胖的风险系数,全氟辛酸主要来自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污染物。
Arch Intern Med:不同人群摄取营养物质 癌症预防结局不同
机体摄取适当的营养素对肿瘤的预防是有帮助的,但我们还不能完全明确不同群体摄取某些个别营养物质对肿瘤预防的确切作用。近来,Arch Intern Med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服用B族维生素和Ω3不饱和脂肪酸并不能达到预防肿瘤的目的。 研究人员共招募了2,501名受试者包括514名女性和1,987名男性,男性受试者占受试者总数的79.4%,这些受试者年龄均在45至80岁之间。
PLoS One:张亚平等揭示越南南岛语族人群的父系遗传历史
近日,国际著名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atrilineal Perspective on the Austronesian Diffusion i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越南南岛语族人群的父系遗传历史。
NRR: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易感基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已被公认的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与血脂代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们推测高水平的B族I型清道夫受体在介导高密度脂蛋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方面可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