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中国人群营养和遗传因素与代谢性疾病的队列研究
林旭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针对中国人群营养和遗传因素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研究成果: 1 亚洲人比白种人更易罹患糖尿病,中国人更具有“代谢性肥胖”特征。2 中国人群代谢性肥胖表型和疾病的高易感性,不仅仅与遗传因素相关,环境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膳食能量来源的巨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激增。 3 北京上海两地原住民饮食习惯的不同,更为合理膳食搭配使得上海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北京。4 维生素D、乳制品的摄取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体内视黄醇结合蛋白4、C反应蛋白、铁蛋白、内毒素结合蛋白含量的升高预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金刚:建立中国人群全基因组大数据与精准预防和精准医疗
介绍了基因检测与精准医疗,提到了云健康精准医疗基因组大数据,还有一个最先进的全基因组测序平台HISeq X Ten测序平台,提到云健康计划,建立万人中国人精准医疗全基因组数据库,实施形式:合作共赢,数据共享,实施方案:科研合作。提到了一些云健康精准医疗基因大数据产品以及后续健康解决方案。
秦胜营:中国人群药物反应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
介绍了中国人群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的发现与确认,提到了基因相关的药物严重副作用。对比了美国与中国药物不良反应危害。提到了药物的种群差异和基因差异。提到了第八届国际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大会。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个体化医学中的一系列里程碑性事件。临床复杂性疾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介绍了基于药物代谢酶微粒体的新药安全性评价微流控芯片。
纳米孔测序与中国人群基因组结构变异研究
纳米孔测序无需扩增,可直接在信号内识别甲基化信息,无需额外化学转换。长读长能够以高再现性和低偏好性直接检测基因组甲基化,并准确进行甲基化单倍型分型。结构变异(SVs)是指长度超过50bp的插入、缺失、倒位和移位的基因组序列重组,研究表明结构变异与健康、表型、常见或罕见人类疾病均有关联。对大型结构变异的研究往往受限于传统短读长技术固有的读长长度。 中国的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志团队利用纳米孔超高通量测序平台PromethION,完成了405名中国汉族人群规模的纳米孔长读长结构变异分析,对中国人群基因组中由结构变异引起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遗传变异进行研究意义重大,研究成果发表在预印网站《BioRxiv》。DOI: https://doi.org/10.1101/2021.02.09.43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