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MJ:每天喝点热茶会降低患青光的风险

2017年12月20日/生物谷BIOON/---根据最近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每天喝一点热茶会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然而,相比于喝热茶,饮用咖啡、不含咖啡因的茶、冰茶、软饮等都不会起到相当的效果。青光眼会导致眼部液压的升高,从而对视神经造成损伤。目前青光眼是世界上致盲风险最高的疾病之一,影响着5750万人,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

2017-12-20

开发出具有进化能力的人工核衣壳运送mRNA

2017年12月1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用于包装遗传物质的微观组装体,他们称之为合成核衣壳(synthetic nucleocapsid)。他们希望这些微观组装体有朝一日能够被用来通过运送合适的药物到细胞中来治疗具有细胞水平问题的患者。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2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volution of

2017-12-16

杜克大学开发出具备完整功能的人工心脏肌肉贴片

 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日透露,他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具有完整功能的心脏肌肉,它可以制造的足够大,用于修补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心脏肌肉组织死亡。这项突破性进展朝修复人类患者中已死亡心脏肌肉的终极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研究已于近日发表于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文章标题:Cardiopatch platform enables maturat

2017-12-01

新型给药方法能够有效治疗青光

2017年11月24日/生物谷BIOON/---青光眼影响着全球范围内超过6000万人的健康。该疾病看上去或许很容易治疗:仅仅需要向患病眼滴入几滴眼药水即可。如果治疗及时,眼药水还能够预防不可逆的致盲效应。然而眼药水却不是治疗青光眼的最佳方法。眼药水需要每天滴三次,而许多老年患者往往无法准时接受药物治疗。即使在严格遵守医嘱服药的患者群体中,也有因为细菌扩散进入血液中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图片来

2017-11-23

多篇文章解读人工器官/组织研发进展状况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年来人工器官/组织的研发进展情况,分享给大家!【1】人造软骨有与天然软骨相似的“神奇”功能软骨是身体内一种非常“神奇”的组织,它具有无与伦比的液体强度。在软骨组织中,80%的成分是水,却能帮助我们的身体应对很强大的压力。合成的材料往往难以与天然的软骨相媲美,直到来自密歇根大学和中国江南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开发了“Kevlartilage”。这是一种基于芳纶的材料,芳纶是一种合成纤维

2017-11-23

38个利用人工智能发现新药的初创公司

  将机器学习应用到新药发现当中,这一领域的规模将足以产生长尾效应。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目前在药物研发中应用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根据新药研发阶段,目前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汇总和合成信息;重新利用现有药物;生成新型候选药物;验证候选药物;设计药物;设计临床前实验;运行临床前实验;设计临床试验;为临床试验招募患者;优化临床试验。根据这些AI应用的方向,可以把

2017-11-20

人工智能给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什么?

 AI:新药研发工业化的开始人工智能(AI)——从计算机算法中学习如何解开复杂的基因组数据,例如疾病的基因表达模式——已经准备好为药物开发,临床研究和医学治疗等各个方面带来革命。但它也可能为人类实现又一个里程碑——降低药品价格。即使不能彻底消除目前这种效率低下、时间密集、不断试错的创新过程,人工智能也能为其带来显着改观。这正是许多人工智能专家所强调的价值。要知道,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

2017-11-20

数字病理+人工智能,推动精准诊断新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智慧医学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其中,医疗影像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在发生。而病理向来是医疗领域的“金标准”,病理诊断是对疾病下最终判断的环节。人工智能与病理结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在日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三次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中国病理年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步宏教授指出:“大力发展数字病理是本届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加快数字病理网络平

2017-11-17

青光新药获FDA批准上市

2017年11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Valeant Pharmaceuticals全资子公司Bausch + Lomb宣布,FDA批准其青光眼新药VYZULTA(latanoprostene bunod滴眼液,0.024%)上市。VYZULTA是首款获批上市,可降低眼压的前列腺素类似物。青光眼和白内障以及黄斑变性是三大致盲的严重眼科疾病。其主要病因是眼内产生的房水无法正常排出

2017-11-10

人工β细胞智能调节血糖水平 有望引领糖尿病治疗新方式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UNC)和北卡州立大学(NCSU)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顾臻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种人造β细胞,可以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释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和某些2型糖尿病需要长期进行痛苦和频繁的胰岛素注射或使用机械的胰岛素泵。相比于这两种方式,来自顾臻团队的人造β细胞是一种更有利于病人的选择:当葡萄糖水平升高时,人造细胞会自动释放胰岛素到血液中。这些“人造β细胞”

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