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复旦邵志团队绘制迄今最大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组图谱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大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与激素受体阳性或HER2阳性乳腺癌相比,TNBC不仅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风险大,还缺少像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这些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1]。因此亟需寻找TNBC中潜在有效的治疗靶点。2019年,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

2022-02-25

Cell:新方法筛选大规模遗传数据,有望鉴定出先天性心脏病的蛋白网络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用于识别可能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变体,为加快研究这一严重疾病提供了机会。

2022-02-21

Science:我国科学家开发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和裸盖菇素的非幻类似物,有望治疗精神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和裸盖菇素(psilocybin)的非致幻类似物,有可能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2022-01-31

我国学者发现打破昼夜节律心脏病的机制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逆天而行的作息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2022年1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贝勒医学院等研究人员在

2022-01-19

国家纳米中心在核酸与多肽交叉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乐乐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方法学以实现利用蛋白酶调控核酸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两种肿瘤促转移标志物的空间选择性成像分析。蛋白酶是一类具有蛋白水解活性的酶,参与调节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蛋白酶活性的异常与多种病理有关。例如,许多蛋白酶在癌细胞中过表达,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过去十年,大量蛋白酶响

2021-11-27

Jolkinolide B通过双重抑制Akt信号和自噬使膀胱癌对mTOR抑制剂增

由于Akt信号转导和细胞保护性自噬等代偿通路的激活,mTOR抑制剂(MTORi)的单一治疗在癌症临床实践中取得的成功有限。因此,mTORi和这些促生存途径的抑制剂的联合被认为是一个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2021-12-07

武汉大学学者揭示新冠病毒肺炎康复者中和抗体持久性及交叉保护性规律

 近日,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柯/陈宇/严欢团队与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蔡昆团队通力合作,在新型冠状病毒康复者体内中和抗体的持久性和交叉保护活性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创新》)上,题为“Antibody neutralization to SARS-CoV-2 and variants

2021-11-12

研究发现视交叉上核对光反应的分子机制

视交叉上核是哺乳动物主要的昼夜节律起搏器,受环境光的调节。然而,视交叉上核对光反应的分子基础还不完全清楚。近日,美国科学家团队在《Neuron》杂志发表了题为“NPAS4 regulates the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 of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to light and circadian b

2021-09-25

Redox Biol:MLN4924对改善Sirt1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

泛素化修饰是心肌细胞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生存所必需的,它参与自噬调节。

2021-08-31

Redox Biology:线粒体内蛋白OPA1在吸烟线粒体功能障碍及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21年8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与几种线粒体改变有关。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