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前景

20世纪人们向癌症宣战以来,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比如吸烟和肥胖率的降低、日常饮食中水果蔬菜的增加、癌症早期筛查的普及和癌症靶向药物的面世,癌症患者的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2016-10-10

病毒或许是驱动机体蛋白质组氨基酸适应性改变的“罪魁祸首”

多年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David Enard就发现在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机体的基因组中存在一些适应性的信号,但当时研究者并不清楚到底是哪种选择性的压力驱动引发这些适应性的出现,Enard说道,我非常失落,这就好比在地上看见了脚印,但我却不知道是哪种动物留下的脚印儿一样,而病毒或许可以解释这种适应性表现,因为病毒可以同细胞中的细胞器相互作用从而在细胞内实现病毒的自我复制。

2016-08-24

Nature子刊:30%结直肠癌细胞的“命门”竟是一个氨基

结直肠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每年有超过300万的新增病例,且发病人群在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成为了一个需要重点应对的公共健康问题。最近,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中美两国研究机构的科学

2016-07-26

从苔藓植物和传统药材中发现活性萜类、多和生物碱2. 天然产物的抗真菌、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机制研究3. 天然抗氧化剂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研究

1. 从苔藓植物和传统药材中发现活性萜类、多酚和生物碱2. 天然产物的抗真菌、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机制研究3. 天然抗氧化剂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研究

2016-07-26

首个来自毒品的药品有望上市:大麻二第二个罕见癫痫病显示疗效

今天GW Pharma宣布其大麻二酚(CBD)液体制剂Epidiolex在一个叫做Lennox-Gastaut症(LGS)的罕见儿童病的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积极疗效。

2016-06-28

FASEB J:胎儿双A暴露或引发其青春期后患雌激素相关的疾病

接触低水平的BPA(双酚A)或许是安全的,但近日刊登在The FASEB Journa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胎儿发育期间,暴露于BPA中或许可以永久性地改变小鼠子宫的基因组,而这些改变或可影响小鼠机体中受雌激素调节的基因的表达,同时这些改变也会引发雌激素相关疾病的发生,比如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骨质疏松症、前列腺癌、神经变性疾病、肥胖及乳腺癌的发生。

2016-06-21

FDA授予GW公司Epidiolex(大麻二)治疗结节性硬化症(TSC)的孤儿药地位

Epidiolex是一种高纯度大麻二酚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癫痫和抗惊厥活性,相比现有癫痫药物副作用更少。

2016-04-28

Genes & Development:中科院科学家在白藜芦醇促进去乙酰化酶SIRT1酶活性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5年6月15日,美国Genes & Development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allosteric, substrate-dependent stimulation of SIRT1 activity by resveratrol"的最新研究论

2016-03-23

雀巢4000万美元加码Pronutria推荐氨基酸药物临床研究

提到雀巢公司,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恐怕是奶粉和咖啡。但是,面对生命科学产业近年来的强劲发展,雀巢公司也希望在这一领域中大展拳脚。因此,近几年来雀巢公司旗下的健康科学部门也四处出击,希望能够有一番作为。最近,来自美国麻省坎布里奇市的Pronutria Biosciences公司宣布公司已经获得了来自雀巢健康科学总数达4200万美元的投资,以参与到前者关于氨基酸研发平台的临床研究中。

2016-03-01

Nature:限制性氨基酸摄可成为抗肿瘤新靶点

荷兰科学家近期报道了关于抗癌研究的新进展,可以利用“核糖体分析”(ribosome profiling)并构建一种名为“diricore”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区分出核糖体的密码子。利用这个方法,可以检测出不同的细胞内,核糖体对于不同类型氨基酸的需求,从而确定出哪些氨基酸对于细胞而言更加重要。了解到这些氨基酸可能会利用我们开发出新的抗癌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的《Nature》上。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