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酸藤子有抑癌作用

 德国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酸藤子酚”的植物成分可用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从而减缓肿瘤生长。德国科隆大学研究人员20日报告说,通过阻断相关生长因子抑制血管新生,从而遏制肿瘤生长已成为当下的通

2015-03-26

宇宙脏雪球撞击可产生氨基酸:或促成生命起源

最新研究显示彗星体发生的撞击事件可能会产生氨基酸等与生命有关的关键性物质   北京时间9月23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网站报道,我们先前已经知道彗星和其它一些含有冰冻物质的天体拥有一些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原始材料,但是它们还需要在猛烈的撞击过程中才能完成演化关键的下一步。就在近期,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已经在实验室中通过重现行星撞击事件的环境条件,成功制造出了氨基酸物质。

2015-03-26

左旋氨基酸起源之谜:或与早期太阳光照有关

左旋氨基酸起源之谜:或与早期太阳光照有关 据国外媒体报道,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氨基酸几乎都是左旋,作为生命组成的基本单位,20多种氨基酸几乎都具有手性的特点,除了极少数生物体内存在右旋氨基酸外,其余的地球生物都是以左旋氨基酸为主,可以认为地球生物几乎都是“左撇子”。

2015-03-26

塑料瓶等制品中的双A替代物会导致心律不齐

诸多消费者在购物时都会避免购买含有双酚A(简称BPA)的商品,因为双酚A属于类雌激素化学物质,长期接触会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2015-03-26

健康所乐卫东研究组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对神经前体分化的重要作用

近日,国际生物医学重要学术期刊BMC Biology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5-03-26

Cell reports:Sirt1 N端结构域调控Srit1去乙酰化酶活性

近日,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cell reports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去乙酰化酶Sirt1的N端结构域能够促进内源性Sirt1与NF-kB p65结合,执行去乙酰化酶活性。这项研究发现了调控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的新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2015-03-23

Nature Biotechnology:如何正确选择特异性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丹麦科学家通过定量质谱技术鉴定了不同赖氨酸去乙酰化酶抑制剂靶向的乙酰化位点特征,这项成果对于基础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以及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临床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5-03-14

Cell:乙酰辅酶A如何影响肝脏炎症和II型糖尿病?

近日,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期刊cell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脂肪组织来源的乙酰辅酶A能够调控胰岛素介导的肝脏葡萄糖合成抑制,并且发现在高脂诱导的大鼠模型中,这一抑制现象会受到IL-6的影响。

2015-02-14

Cancer Cell:乙酰辅酶A合成酶2维持肿瘤细胞存活新机制

生长在代谢恶劣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往往得到的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非常匮乏,而在接近40%的浸润性导管癌中均发现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SS2)具有过量高表达。在代谢应激情况下ACSS2促使肿瘤细胞将乙酸作为额外的营养来源使得肿瘤细胞可以适应恶劣代谢环境维持肿瘤细胞存活。近日,国际期刊Cancer cell发表了德国和英国科学家共同合作的这一研究成果。

2015-01-20

男性高暴露于双A将降低试管婴儿妊娠率

最新研究显示,当男性暴露于高水平的环境污染物双酚A(bisphenol,BPA),体外受精(IVF)怀孕率较低。

201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