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敦力召回主动脉移植物支架

  美敦力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其Valiant Navion胸腔内支架移植系统,该系统用于加固大血管,使其有可能因动脉瘤或其他损伤而破裂。2月17日,医疗技术公司美敦力宣布,已自愿在全球召回尚未使用的Valiant Navion胸腔支架移植系统,并通知医生立即停止使用该装置,直到另行通知。同时,美敦力已经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以及

2021-02-19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安全更具靶向性的方法来运输CRISPR基因疗法!

2020年1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题为“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rol of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Delivered via a Light-Triggered L

2020-11-28

循环内吞体介导的LDL受体运输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获进展

 一些膜蛋白或受体通过循环内吞体(recycling endosome)介导,沿微管运输,最终抵达质膜以发挥其生理功能。由于细胞内微管组成的运输网络较复杂,不同货物沿不同的微管运输到不同的目的地,微管轨道之间难免形成交叉。当货物运输到这种交叉点时,可能由于交叉处的空间间隙无法让货物自由通过,货物继续前行将受阻。此时有三种选择,包括变换轨道运输、逆向

2020-11-19

Sci Adv: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向机体有效运输靶向药物的微型设备

2020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寄生虫—蠕虫能将锋利的“牙齿”插入到宿主的肠道组织中,受蠕虫这一行为的启发,日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星状微型设备,其能牢牢抓住肠道黏膜组织并释放药物到宿主体内,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研究者David Gracias表示,

2020-11-09

Cell:揭示新冠病毒破坏人体细胞的剪接、翻译和蛋白运输,从而抑制人体抗病毒防御

2020年10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世界进入COVID-19大流行半年多的时候,医生和科研人员对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咳嗽、发烧、呼吸急促和疲劳等---有了相当好的了解。但是,对治疗症状同样重要的是,要了解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SARS-CoV-2在人体细胞中做了什么而让人如此生病。像所有病毒一样,SARS-CoV-2闯入宿主细胞,

2020-10-13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还具有抗炎作用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变性和炎性疾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彻底改变了其固有的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近日,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Represents an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Via R

2020-10-05

除了防止感染,免疫系统还能影响大脑,防止动物主动“作死”?

  众所周知,免疫系统在为我们抵御外来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体内识别和清除死亡细胞、癌变细胞等“垃圾”的主要力量。然而,免疫系统似乎还不只有这些“传统功能”。根据《自然》子刊Nature Immunology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免疫系统的某些要素还参与了大脑的认知功能,影响着动物的行为。科学家们通过小鼠实验表明,分

2020-10-03

Mol Pharmaceutics:科学家开发出高精准性策略能运输抗癌药物直达肿瘤患处

2020年7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harmaceu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能高精准性运输抗癌药物的新方法,其或能增加多种癌症疗法的治疗效果。图片来源:Dr. Cecil Fox,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文章中,研究者利

2020-07-11

nat commun: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参与脑细胞分子运输的新机制

此前研究表明,自噬作为一种细胞自我循环或废物清除的过程,对于神经元的存活而言必不可少。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科隆大学CECAD衰老研究中心的Natalia Kononenko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自噬实际上还具有新的重要功能:参与细胞自噬的蛋白质同时参与了细胞内蛋白转运速度的调节。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20-04-02

蛋白纳米笼表面精准功能化及其靶向运输取得进展

纳米材料在肿瘤组织的特异性富集是肿瘤活体无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前提,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种是利用增强渗透和滞留(EPR)效应,实现被动靶向;另一种是在纳米材料上装载肿瘤标志分子的识别配体,实现主动靶向。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主动靶向对纳米材料在肿瘤处的富集无贡献甚至起反作用。因此,近年来关于主动靶向功效的争议越来越多。纳米材料表面靶向配体的数目、分布及取向等参

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