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obot:开发出了一种能被可吸收胶囊填充的可植入泵 有望运输胰岛素至体内治疗糖尿病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创造完全可植入的机器人来替代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学过程是医疗机器人开发的一个巨大挑战,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恢复1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的血糖平衡就是特别有趣的,腹腔内胰岛素运输能彻底改变1型糖尿病疗法。目前腹腔内的途径很少被使用,因为其主要依赖于连接腹膜内导管和外部储存器的接入端口,而装载药物的药丸会通过消化系统运输,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研究发现植物病毒通过劫持介体昆虫囊泡运输系统实现高效传播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发现植物病毒在介体昆虫内通过劫持囊泡并促进其形成一个大囊泡而将病毒释放到细胞外的高效传毒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上。据介绍,约70%的植物病毒需要依靠介体昆虫进行传播,病毒随着昆虫取食植物汁液而被
辉瑞TICOVAC获批:用于≥1岁人群主动免疫接种,预防TBE有效率近100%!
TICOVAC是美国第一个TBE疫苗,在美国以外地区已有超过45年使用经验,自1976年以来分发超过1.7亿剂。
Nature:揭示Ω-3脂肪酸跨越血脑屏障进行运输的结构基础
2021年6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是一种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非常重要的Ω-3脂肪酸,其主要是通过饮食来源从而供给给大脑和眼睛,这种营养物质能以溶血卵磷脂的形式被运输通过血脑屏障和血液视网膜屏障,整个运输过程则是被主要促进超家族结构域2A(MFSD2A)以一种Na+依赖性的方式来完成的
研究揭示细胞内体运输途径中SNX1诱导膜变形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飞课题组在膜动态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membrane remodeling by SNX1为题,在线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美敦力召回主动脉移植物支架
美敦力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其Valiant Navion胸腔内支架移植系统,该系统用于加固大血管,使其有可能因动脉瘤或其他损伤而破裂。2月17日,医疗技术公司美敦力宣布,已自愿在全球召回尚未使用的Valiant Navion胸腔支架移植系统,并通知医生立即停止使用该装置,直到另行通知。同时,美敦力已经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以及
研究揭示内吞运输在造血干细胞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谱系分化潜能,拥有广阔的再生医学应用前景。Notch信号调控了生血内皮细胞的特化,因而通过时空特异性调控Notch信号可促进内皮细胞向造血干细胞的转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以斑马鱼为模型研究发现,内吞运输调控因子Rab5c通过调控EEA1阳性内体和Appl1阳性内体的内吞运输,分别介导了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安全更具靶向性的方法来运输CRISPR基因疗法!
2020年1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题为“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rol of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Delivered via a Light-Triggered L
循环内吞体介导的LDL受体运输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获进展
一些膜蛋白或受体通过循环内吞体(recycling endosome)介导,沿微管运输,最终抵达质膜以发挥其生理功能。由于细胞内微管组成的运输网络较复杂,不同货物沿不同的微管运输到不同的目的地,微管轨道之间难免形成交叉。当货物运输到这种交叉点时,可能由于交叉处的空间间隙无法让货物自由通过,货物继续前行将受阻。此时有三种选择,包括变换轨道运输、逆向
Sci Adv: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向机体有效运输靶向药物的微型设备
2020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寄生虫—蠕虫能将锋利的“牙齿”插入到宿主的肠道组织中,受蠕虫这一行为的启发,日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星状微型设备,其能牢牢抓住肠道黏膜组织并释放药物到宿主体内,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研究者David Gracias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