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无细胞合成生物技术——革新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兴策略

基因编辑和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合成生物学家可快速可靠地设计改造生物体系,大大推动了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而在过去多年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中,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主要还是以细胞为宿主进行工程化设计。但是对细胞进行工程化是费时和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细胞的生长及适应性过程通常与工程设计目标是不一致的。并且由于活细胞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基因元件难以标准化、细胞膜的阻碍等,其大大限制了生物组件的改造。为克服这些问

2017-07-27

丹蒌片等中药品种被列为二级保护品种、延长保护期

2017年07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中药保护品种公告(第9号)(2017年第85号)和中药保护品种公告(延长保护期第9号)(2017年第86号)。中药保护品种公告(第9号)(2017年第85号)根据《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丹蒌片、广州诺金制药有限公司百合固金片共2个中药品种列为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保护期限自公告日起七年。吉林吉

2017-07-27

中药饮片又惹祸?20药企被立案调查

 7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26批次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20药企被立案调查,涉事药品召回公告显示:标示为四川科伦天然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仙鹤中药饮片加工厂、哈药集团世一堂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等20家企业生产的26批次白矾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铵盐。对此次抽检不合格的饮片,相关食药监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并要求企业暂停销售使用

2017-07-22

药典标准下,全国竟无可用之中药材?这是怎么了?

4月21日,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30家企业生产的33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公告,其中还包括康美药业和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而不合格的原因不再是什么染色、假药,而是某个品种含量指标不合格;甚至还有很多性状(片型)不合格的!灵通妹注意到,今年以来,国家食药监局及各省药监局工作激情是前所未有的高涨,关于饮片不合格公告几乎是“暴风骤雨”式发布。全国大小饮片企业纷纷中枪,几无幸免!到底是中药饮片本身“积重难返

2017-07-24

聚焦南京,相约首届“功能蛋白质组学前沿技术与农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2017年7月29日至31日,首届“功能蛋白质组学前沿技术与农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即将在南京举办。该论坛是由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艾比玛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发起的一次盛会。本次会议大咖云集,由武汉大学朱玉贤院士和南京农业大学盖钧镒院士担任名誉主席,组委会成员包括:翟虎渠教授(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前院长),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教授(南京

2017-07-25

青海5家药企被收GMP 均为中药饮片企业

  昨日(7月18日),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收回药品GMP证书的公告(2017年1号)》,5家药企被收GMP。值得留意的是,这5家药企全部为中药饮片企业。中药饮片成不合格重灾区据CFDA官网公告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1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总计10次发布了涉及38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公告。根据CFDA报告数据,2016年共收回了172张GMP证书,其中涉及中药饮片的

2017-07-19

中科院两科学家携手推进“生物人工肝”产业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员团队与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如今,获得该技术全球独家使用许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建成了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据悉,该生产线将于下月投入运行,预计年产量可达300到500份,大约可满足200多位患者临床研究。产品预计三到五年内投放市场,让更

2017-07-17

产业未来:创新药赛场升温

在医药领域,创新药永远是全球各大药企巨头们的争抢核心,而中国医药市场目前也正从仿制药达95%以上的过去,逐渐走向仿创结合,甚至创新为主的道路。在5月13-14日2017第三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大会上,CDE领导专家及各大药企负责人从不同角度印证了这一判断。政策支持:临床申请60日期限、新药优先审评会上,CFDA药品审评中心(CDE)首席科学家何如意就CDE几大热点政策进行了解读,并透露了CDE对

2017-07-10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孵化全球顶级产品线

  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定了一项植物筛选研究计划,以期发现抗疟药物。将中国传统中草药与化学技术相结合,屠呦呦最终提取纯化出青蒿素单品。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这一发现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也因此获2015年诺贝尔奖。五十多年过去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终于又开始起航了。起初,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推出的候选药物大都属于“best-in-class”。今年,和记黄埔医

2017-07-14

【前沿】屠鹏飞教授团队在《PNAS》上发表中药分子靶点研究新成果

7月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屠鹏飞教授研究团队题为“Highly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IMPDH2 provides the basis of anti-neuroinflammation therapy”的研究论文,深入阐明了中药活性成分苏木酮A(sappanone A)发挥抗神经炎症作用的分子靶点及其作用机制。屠鹏飞教授和曾克武

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