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B:细胞中心体的扩增效应或能开启癌症

2018年5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葡萄牙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巴雷特食管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当细胞开始转化成为癌细胞之前,细胞或许就开始已经积累中心体了,中心体是一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细胞器,巴雷特食管是一种与食管癌相关的疾病,研究者指出,中心体放大的类似案例或能帮助开启并且促进多种人类

2018-05-10

首款以β细胞中心的糖尿病新药提交临床申请

  今日,ARKAY Therapeutics宣布向美国FDA提交了RK-01的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RK-01是一款“first-in-class”的“以β细胞为中心”的药物组合,用于新诊断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该药物包含3种成分,分别是metformin(二甲双胍)、valsartan(缬沙坦)和celecoxib(塞来昔布)。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足的问题,

2018-04-12

Immunity:质谱流式揭示粒细胞发育及功能

在人的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性粒细胞在快速的更新之中,数据表明它们在外周血中的半衰期只19小时(Lahoz-Beneytez et al., 2016; Tak et al., 2013),因此中性粒细胞必需持续的得到补充,如果这种产生机制出现问题,将会危及生命。(Summers et al., 20

2018-03-23

Cell Res:浙大研究者揭示嗜酸性粒细胞如何改变造血干细胞平衡

2018年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嗜酸性粒细胞一直被认为是分层造血系统的终末效应细胞。许多证据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粒细胞,能够参与多种炎症或免疫反应的起始、发展和调控,特别是在过敏性疾病中。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对于骨髓浆细胞的维持和B细胞的分化有重要作用,但是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参与造血干细胞平衡的调控一直都不清楚。在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

2018-01-22

FDA批准Fasenra治疗严重嗜酸粒细胞性哮喘

 阿斯利康及其全球生物制品开发子公司MedImmune近日表示,美国FDA已经批准Fasenra (benralizumab) 作为维持治疗附加药物用于12岁以上严重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的治疗。阿斯利康公司首席执行官Pascal Soriot表示:“对于能够将Fasenra用于由嗜酸粒细胞性炎症引发的严重哮喘患者,并因此改善其生活质量,我们感到无比兴奋。Fasenra是我们呼吸领域生物治

2017-11-17

阿斯利康新型抗炎药Fasenra获美国FDA批准,治疗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哮喘

 2017年11月15日/生物谷BIOON/--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呼吸管线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传来喜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单抗类IL-5抑制剂类抗炎药Fasenra(benralizumab),作为一种附加(add-on)维持疗法,用于12岁及以上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青少年患者及成人患者的治疗。Fasenra每8周一次皮下注射,将作为一种含固

2017-11-15

揭示生发中心的B细胞命运抉择机制

图片来自Science,doi:10.1126/science.aao2602。2017年10月16日/生物谷BIOON/---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s, GC)是短暂存在的微观结构,它们在免疫反应期间形成淋巴器官。它们是B细胞克隆增殖和亲和力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的场所。亲和力成熟这个过程会导致高亲和力抗体产生。生发中心是高度动态的,含有活化B细胞、特殊

2017-10-17

赛诺菲/再生元重磅抗炎药Dupixent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II期临床数据喜人

 2017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与合作伙伴再生元(Regeneron)近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世界胃肠病学大会(WCOG)上公布了重磅抗炎药Dupixent(dupilumab)治疗活动性中度至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成人患者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的积极数据。数据显示,与安慰

2017-10-17

Science:非感染性损伤后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机制探究

2017年10月8日/生物谷BIOON/---此前我们一直认为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效应是引起炎症反应,而最近研究者们发现了中性粒细胞在非感染性损伤之后对于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在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中,作者们描述了中性粒细胞在小鼠损伤发生之后的实时动态变化过程。长期以来,医学研究者们认为中性粒细胞对于损伤修复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中性粒细胞往往导致了不必要的炎症反应,使得

2017-10-08

生态中心等在体细胞重编程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展合作研究,在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发现转录因子Nac1参与调控体细胞重编程。这项研究发表在《干细胞报道》(Stem Cell Reports)上。多能性干细胞能够转化为体内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典型的多能性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ESC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胚胎干细胞分离自哺乳

2017-08-07